□本报记者吴亚东
本报通讯员杨华
6月17日,平潭·台湾商品免税市场1号免税店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式营业,但开业初期存在通关不流畅、物流成本较高等问题。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专门批示,多次召开专题会,助推免税市场发展。
经过三个月的磨合,在海关、检验检疫、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平潭·台湾商品免税市场存在的通关速度慢、物流成本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已逐步解决,开业的商家多了,货物也更齐全了,市场运行越来越顺畅。
针对物流成本较高问题,平潭海关鼓励商家从平潭以外口岸进口货物,支持在澳前码头开通货物供货专线,支持金井港规划建设;针对商品种类单一问题,支持在海关监管区域外开辟非免税商品市场专区,增大市场体量;针对市场仓储成本高问题,支持商家采取“前店后库”经营模式,鼓励商户自营进口免税货物、自行仓库管理,并促进保税仓库建设,支持商家保税仓库调拨适销对路商品。
平潭检验检疫机构发布多条政策,对进入免税市场的进口台湾商品的检验检疫收费,参照对台小额贸易收费标准执行,费用降幅达62.5%;对进入免税市场的进口商品实行优先检测、快速放行;对进入免税市场的进口食品农产品,积极探索采信台湾方面的认证认可结果和检测结果。
在海关、检验检疫部门支持下,8月5日以来,已有亿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三优免税商行等多批货物通过福清江阴港口转关至平潭,降低了企业贸易的物流成本。下一步,免税市场还将开辟更多的货物渠道。目前,平潭正加快推进吉钓码头2、3号泊位建设,有望在国庆节前正式开港,届时,台湾货物可直接到达吉钓码头,减少物流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