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幺,你那儿有多少鱼?”9月29日早上6时过,46岁的陈关斌就“蹲守”在武胜县沿口码头,向刚从江中打鱼归来的渔民吆喝起来。一年前,陈关斌是武胜县的养鱼大户。如今,他是武胜县城两家餐馆的老板。一年时间里,武胜县全面取缔江河网箱养鱼,陈关斌也顺利完成转型,上岸创业。
取缔江河网箱养鱼,是武胜县打造嘉陵江流域生态经济带的一个缩影。前不久,《嘉陵江(武胜)生态经济示范带发展规划》获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嘉陵江流域武胜县境内三分之一的土地被列入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域。
控:建设开发严守生态红线
为还嘉陵江一江清水,去年武胜县开始整治网箱养鱼秩序,为生态建设让路。禁止在江河沿岸1000米范围内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并将分阶段搬迁关闭江河沿岸1000米范围内所有的畜禽规模养殖场。
武胜在招商引资上调整思路,围绕环保产业招商,保护原生态成为选商的先决条件。就在两个月前,刚对一个意向投资达20亿元的项目“狠心”说“不”。“发展什么、禁止什么,都将严格按规划执行,决不打擦边球,更不能‘踩线’。”武胜县发展改革局负责人介绍,依据发展现状、生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潜力,武胜对沿江12个乡镇、434平方公里土地进行精心布局,设立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重点发展区、优化发展区四大功能区。其中,禁止建设区规划面积约56平方公里,限制开发区规划面积约248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31.8%。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