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泸州、自贡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10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到2017年,全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全面启动。
其中,内江、自贡、宜宾、攀枝花、绵阳、泸州、乐山、德阳和成都市青白江区等“8市1区”,将在这场“产城之变”中领跑,“一箭多雕”地推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企业改造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和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今天,本报带您聚焦泸州、自贡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情况,看泸州的“三长”厂、自贡的鸿鹤公司等老工业区企业“退城进园”后,如何转型升级实现涅槃重生?老工业区遗址又将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泸州 把茜草打造成“浦东新区”
被列入2014年国家高新区升级计划后,作为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九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泸州高新区通过“异地技改”和“退城入园”的方式,已将泸州传统工业中的“三长”厂搬到园区,并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让泸州的机械产业实现了涅槃重生。
茜草将建成“商埠酒港”
茜草,与繁华的泸州主城区仅一江之隔,是一个三面环长江的半岛。以前的茜草,是泸州市城区主要的工业组团,这里曾设有茜草厂区办事处。曾让泸州人引以为荣的“三长”厂(长江起重机厂、长江液压设备厂、长江挖掘机厂),是泸州工业的支柱,创造了四川乃至全国机械行业的辉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厂房、住宅区以及周边集聚形成的城中村,已成为泸州最大的工矿棚户区。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后,茜草承载起了泸州实施企业“退城进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作为泸州江南新区的核心区和率先发展区,茜草的未来,被定位为“泸州浦东”。“棚改”,吹响了茜草华丽转身的号角。在茜草的“棚改”中,搬迁“三长”厂及其配套企业、事业单位共涉及121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茜草的老工业基地逐步实现了“退城进园”,其中的“三长”厂都已落户泸州高新区。
没有了老工业基地的牵绊,茜草的“浦东梦”将不再遥远。根据概念性初步规划设计,作为“泸州浦东”的茜草组团,将利用泸州门户区位、文化历史资源与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成为立足泸州、面向川滇黔渝的“活力都会”,建设成泸州开放性的“商埠酒港”。
机械产业瞄准高端制造
泸州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泸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杜磊说,园区将通过各种平台的搭建,帮助泸州的机械产业转型升级,“泸州机械产业的未来定位,就是要瞄准高端制造,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机械装备产业园,是泸州高新区的四大特色产业园之一,也是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九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该园区主要发展大型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特种装备、油气钻采装备等产业。
近年来,以“三长”为基础,泸州机械装备产业园先后引入了中国国机重工、海翼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以此推动机械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泸州机械装备产业园实现44家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增加值3.61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