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一汽-大众“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在长春、成都、佛山三地同时举行。第1000万辆整车——全新奥迪A6L驶下长春轿车一厂总装车间生产线。这个寒冷的雪夜值得被铭记,用时23年,刷新了千万辆生产目标的最快速度。
一汽-大众董事、总经理张丕杰表示,2014年1-10月,一汽-大众整体销量已经达到1,498,863辆(含进口),接近去年全年销量水平,距2014年170万辆产销目标仅一步之遥。
1000万辆下线意义重大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致辞
一汽-大众1991年到2004年,实现第一个100万辆用了13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只花了3年时间,第三个百万辆用了两年,第四个一百万辆用了1年3个月,第五个100万辆1年零1个月,第六个100万辆用了10个月。今年,一汽-大众实现第10个100万销量仅用了7个月。
一汽-大众董事、总经理张丕杰先生致辞
“在中国道路上驰骋的汽车中,每10台就有1辆出自一汽大众。每小时有204台新车从一汽-大众下线。每天有4746位消费者选择一汽-大众。1000万辆一汽大众汽车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张丕杰自豪的说。
自1991年成立2013年,一汽-大众向国家缴纳税金累计2647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超过50万人。超过卢森堡的国家人口数,是冰岛的国家总人口的两倍。这样一个不到3万人的企业,创造的产值是整个吉林省GDP的四分之一!
先进技术引领科技生活
张丕杰对记者表示“一汽-大众成立23年以来,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在引领产业进步的同时,为车主创造了全新的科技生活。”
不难发现,一汽-大众的技术硕果累累: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四个车轮分配所需动力,提高主动安全性,;TDI涡轮增压柴油直喷发动机的优势在于高燃油效率,短时加速性能和长途行耐力表现出色;TFSI涡轮增压燃油直喷发动机技术让发动机在排量不变的前提下爆发出更强动力,或者是在输出动力不变的前提下,用更小排量的发动机达到这个目的。
一汽-大众在节能减排上也在不断努力创新。ASF全铝空间框架车身,不但提供了出色的防撞性能和操控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车辆自重,并能减少燃油消耗;蓝驱技术包括发动机启停、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低滚阻轮胎等,油耗可降低0.4L/100km,二氧化碳排放可降低7%;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TSI+双离合自动变速箱DSG的黄金动力组合有目共睹。
工厂布局覆盖全国
“如今,一汽-大众拥有奥迪、大众两大品牌11大系列产品,实现A到C级产品全覆盖,并在东北长春、西南成都和华南佛山建有三大基地。11月3日,位于青岛的华东基地正式奠基,而位于天津的华北基地也即将投入建设,将来一汽-大众的布局将更加完整。”张丕杰在会上慷慨陈词。
一汽-大众产品线的丰富和不断延伸,才造就了“千万级”的纪录。
长春基地位于中国长春西南部,截止2013年已形成年产90万辆的生产能力。长春EA211发动机工厂建成后,将于成都EA211发动机工厂一起支撑一汽-大众动力总成的全面升级。
西南基地于2013年1月16日全面建成,日产量达到1800台,年产能达到54万辆。西南基地的全面建成,不仅极大地缓解了一汽-大众的产能压力,成为布局西南的重要支柱,更是一汽-大众积极参与西部开发、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优势的重要举措。
华南基地于2013年9月25日建成投产,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首期产能达到30万辆。未来,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将在当地衍生出新的产业链条,带动本地及周边的汽配、模具、钢材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11月3日,一汽-大众华东基地奠基仪式在青岛正式举行,预计于2017年建成投产。华东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一汽-大众在华东市场的地位,对青岛市和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和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一汽-大众的企业社会责任
一汽-大众经管会成员启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张丕杰承诺:“作为汽车企业,环保一直是一汽-大众关注的焦点,一汽-大众始终把环保和绿色概念贯穿到整个价值链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一汽-大众积极开发、生产安全、环保的“绿色”汽车产品,并推出了高尔夫、速腾、迈腾等蓝驱车型;另一方面,一汽-大众致力于打造“绿色工厂”。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里氏7.0级地震,一汽-大众向雅安灾区捐款400万元,捐赠的财物累计价值已超过700万元。企业提供20台全新捷达、10台奥迪Q3赶赴灾区,协助抗震救灾。
站在1000万辆的全新起点,一汽-大众将以“责任、务实、以人为本”为己任,重点关注生态文明领域,启动一系列公益资助项目,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一汽-大众部署的“2020战略”中,按照规划,到2020年,一汽-大众将成为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分别在量产车和豪华车市场中排名第一;同时,追求最佳的客户满意度,成为社会责任的典范,力争成为国内最受尊敬的企业公民。
企业领导合影
“23年生产1000万辆,是企业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更高的平台和全新的起点。”张丕杰表示,“未来,我们郑重承诺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和今后工作的重心,唯有责任方可驱动和成就未来。”
李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