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了给瘫痪的儿子治疗,起早贪黑地工作 —— 坚强妈妈 众人赞
56岁的刘祥珍是一名环卫女工。为了照顾瘫痪的儿子,她每天连做好几份工作,却依然咬牙坚持。逆境中,她并没有妥协,她用自立与付出鼓舞了身边很多人。“刘大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很难想象我碰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双祥社区居民曹春华说,大姐的精神值得佩服。
突来变故 冲击拮据的家
家住双祥社区的刘祥珍今年56岁了,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 2012年的一场变故让这个本来就拮据度日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012年6月,刘祥珍儿子马原的眼睛变得模糊不清,伴着各种并发症的发作,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随着病情的加重,最终导致半边瘫痪、双目失明。2013年3月12日,马原经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并没有打垮刘祥珍。环卫工作本就辛苦,但只要是遇上早班的那一天,刘祥珍都要凌晨4点起床,为儿子做好早饭,准备早上吃的药,等儿子上完厕所之后,才出门上班。中午下班之后,还要赶到家里为儿子煎药、做午饭。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刘祥珍晚上都是和他住在一间房间。
咬牙挺住 工作不分昼夜
然而,照顾儿子却比想象中还要困难,在昂贵的治疗费面前,刘祥珍又继续找了份打扫民工住宿区的工作。今年2月,环卫工作结束后,她本来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但想到儿子,她依然咬紧牙关,去打扫民工住宿区。在扫地的空隙她甚至不由自主地睡着了,而结束工作回家时,又继续把中药熬好让儿子服下,把饭喂到儿子嘴里。“妈妈,你太辛苦了,我真的太没用了。”马原自责地说道。而刘祥珍却一把搂住儿子“没关系,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好起来的。”虽然马原看不见这个世界,但刘祥珍竭尽所能让马原感受到温暖。
就这样,一面不停工作养家,一面照顾儿子起居,超负荷的生活让刘祥珍本就孱弱的身体每况愈下。今年11月6日凌晨,刘祥珍照顾完儿子,半夜2点才入睡。天气寒冷,当天又是早班,只能睡两个小时,劳累过度的她确实起不来。而迟到就面临公司主管要扣发工资,“迟到批评自己都可以默默承受,但是要承担儿子生活费、医药费、营养费,扣发的那一点儿工资,就是儿子的一次营养费。”此时坚强的刘祥珍却再也忍不住了,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当主管得知她的遭遇时,也深受感动。“原来刘大姐生活得太苦了。”公司负责人决定撤销扣发工资的决定。
“坚强妈妈” 自信感染他人
“虽然我的确过得很苦,但是我觉得这是自己的生活,自己就应当咬牙走下去。”刘大姐在困难面前丝毫没有低头。社区的工作人员得知她的情况后,深受感染。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坚强妈妈”。“我们觉得刘大姐的身上天生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社区工作人员小杨说道。“我们都要向她学习,她虽然很平凡,但是却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力量。”居民李先生说,和刘大姐相比,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日子虽然清苦,但刘祥珍依然乐观面对。今年10月,儿子生日时,为了充实他的生活,刘祥珍节衣缩食,为他买了盒磁带。“我家孩子以前就喜欢听歌,唱歌也唱得好。”刘祥珍说,她想让孩子在音乐中找到快乐。“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这是儿子最喜欢哼唱的歌词,也是母子俩一直有的信念。“我相信,不管再困难,总会好起来的。”刘祥珍母子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