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频道12月16日电(王盼盼、江毅)为吸引人才和鼓励创新创业,国家科技城四川绵阳不仅一次性拿出6650万元资助100多个团队和项目,近年来更是密集出台了43项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在绵创新创业,其中重点优势产业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获得200万元资助。
作为一家激光显示技术公司,中视迪威的创业之路几经波折。团队负责人陈彦民说:“自主研发难度很大,之前我们样机的单台成本就高达300万元,市场根本无法接受。”
去年6月在绵阳重组团队后,依托绵阳独特的科技和金融支持,目前陈彦民的团队已拥有博士1人、硕士8人、本科20人。“正是在绵阳,我们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陈彦民说,“不仅获得了绵阳市100万元创新奖励,公司研发的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也成为全球5家通过美国好莱坞数字影院倡导组织认证的产品之一,还未量产订单就纷至沓来。”
作为我国唯一一座科技城,从“一五时期”到“三线建设”,从“军民融合”再到“创新驱动”,以科技兴市的绵阳每一次蝶变无不与人才紧密相关。绵阳市委书记罗强表示,重奖的目的是要树立榜样,旗帜鲜明地表扬鼓励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和用才之风。
为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在绵阳创业,当地在12月中旬为2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发放总额超过270万元创新创业补贴。不仅如此,近2年来,绵阳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科技型中小企业密集出台了43项扶持政策,包括专门在经济开发区建设了300套青年人才公寓,在房租、基础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优惠与帮扶;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个项目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离校未就业且满足相关条件的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800元基本生活补贴等。
在一系列政策吸引下,近年来绵阳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大幅上升。据统计,截至11月底,绵阳市人才服务中心共接收毕业生档案14573份,已报到注册毕业生12709人,比去年全年增长超过2成,已报到注册的毕业生中,9034人实现就业。
今年前9个月,在绵就业创业的硕士和博士分别达到440人和16人,是去年的1.2倍;全市新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1家,其中38家已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3879件,增长33%。(完)

原标题:四川绵阳6650万元重奖人才 43项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