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前沿经济 > 内容

北京市3000“电子耳”监测管线漏水隐患
发布时间:2014-12-19 22:46:56   作者:张海洋   点击:

    昨日,工作人员准备将漏水监测记录仪安装在供水管线上。这种“电子耳”能够自动采集供水管线的声波信号。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南水北调水源即将抵京,为用好每一滴来之不易的江水,市自来水集团在“节”字上做文章,通过管网压力调控、管网漏失监测、工艺排放水回收利用等措施,每年可节水780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城区一个月的用水量。

    3000“电子耳”监测漏水隐患

    当前,北京城区的供水管线总长9000余公里,平均管龄18.19年。为提高管网的安全保障度,自来水集团利用“电子耳”(漏水监测记录仪),改善传统人工测听方式,监测漏水隐患。

    这种“电子耳”共有3000多个,在城区重要部位的供水管线上安装后,能够自动采集供水管线的声波信号,监控人员携带主接收机到达记录仪附近位置,即能接收到“电子耳”发出的信息,通过软件分析可在第一时间判定供水管线是否存在漏水隐患。

    “一旦监测到漏点范围,我们会使用探测器等设备并人工排查,将漏点范围缩小到1平方米。”管网管理分公司经理助理刘彦辉说,一旦发现漏点,会立即维修。

    据介绍,该系统每年可检出管网破损隐患1600多处,节水3000多万立方米。

    24小时控压 精细到居民小区

    在自来水集团的供水运行调度中心,电脑上显示城区近110个地区管网的压力值。工作人员表示,这里负责实时监控水压,若水压太低,高层居民打开水龙头时可能水上不来;水压太高,不仅管网发生漏损的概率加大,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水压每降低1米,可以节水4万立方米,节电1.2万度。”为了节约用水,每天12点至凌晨5点,城市居民用水量少的时段,自来水集团便将水压调低2米。

    区域控压的力度也在加强。目前已累计建成望京、回龙观、亦庄等6个压力控制区,年节水1600万立方米。水压管理进一步精细到居民小区,近两年已实现了132个独立计量小区,未来3至5年,城区将实现600个小区控压独立计量,覆盖近7成居民区。

    超滤膜处理 回收利用工艺排放水

    工艺排放水是地表水厂在加工自来水的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水,这部分水浊度较高,处理难度较大,一般会被排放掉。

    为了实现“在无水中生水,在少水中增水”的目标,不让这些水浪费,自来水集团采用先进的超滤膜处理工艺,将水厂工艺排放水转变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在没有新水源的情况下,增加城区供水能力11万立方米,相当于110万人一天的饮用水量。

    目前,本市所有地表水厂均能回收工艺排放水,“南水”进京后即将通水的郭公庄水厂也具备回收工艺排放水的能力。

    新京报记者 陈瑶

上一篇:“11超日债”即将还本付息
下一篇:江水进京后 北京市3000个“电子耳”上岗查漏点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