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州新闻 > 内容

思南县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之路
发布时间:2015-7-6 22:44:04   作者:李颖   点击:

      近年来,思南县坚持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寻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改善了村集体“无钱办事”的局面,有效增强了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
      加强引导 激活发展动力
      注重教育引导。一方面,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发展集体经济大讨论活动,围绕“农村为什么要发展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的优势是什么”、“发展集体 经济的路径选择”、“如何服务集体经济发展”等主题进行专题讨论,在广泛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发展集体经济的共识。另一方面,分批次组织部分村干部到山东寿 光、江苏华西等集体经济发展迅速的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引导村干部看清发展差距,摒弃“自我陶醉,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模糊认识,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 热情。
      注重学习培训。采取“论坛课堂互动学、远程教育网上学、优秀企业挂职学、业内精英帮带学、典型引导借鉴学”等方式,加强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各类精英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增强了其捕捉市场信息、共享市场资源、规避市场风险、拓展市场销路的能力。
      注重奖惩激励。在完善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将村干部报酬与发展集体经济挂钩。对“空壳村”发展为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从当年收入中列支 一定比例励村班子成员;同时,对村当年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扣发当年村主职干部一定比例的工资报酬;连续三年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调整, 充分激发了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活力。
      因村施策 探索“六大模式”
      “公司+资源”,绿色青山变金山。充分挖掘村域内的山林、水面、矿产、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等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资源条件,以招商引资合作发展的方式,形成具有规模化开发的资源优势,借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资产+市场”,死资产变活源头。依托区位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发挥市场优势,将集体闲散、沉淀资产,通过以专业承包、回流收购、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方式进行联合开发经营,实现集体资源向集体资产转变,有效增加集体收入。
      “土地入股”,土地资源变收入来源。改变原有一次性向村级组织支付征地补偿费用的方式,采取以土地入股参与企业分红的办法发展集体经济,开辟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产业+合作社”,单打独斗变双向盈利。在一些产业发展比较集中的村,鼓励村两委干部引领村级组织兴办专业合作组织,在逐步建立村级信息网络的基础上,积 极收集信息,参与市场竞争,赚取市场利润,合作社提取相应的服务费用,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基地+能人”,领头雁变带头人。在一些产业基础发展比较好的村,采取由村支两委和能人大户共同创办产业基地,抽取一定的费用作为村级集体经济。
      “扶贫互助金”,扶贫资金变收入资金。充分利用上级财政扶贫互助资金,由村支两委负责管理,从借款利息收入中抽取一定的管理费用作为村集体收入。
       多方扶持 形成发展合力
      实行领导包联。牢固树立“抓集体经济发展与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同等重要”的观念,建立领导联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制度,实行“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工作 单位、一套发展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由县四家班子领导牵头分别联系1个村,帮助农村分析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
      出台政策扶持。出台《思南县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在村级组织兴办企业、土地入股、基础建设、税费减免、信用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 持,鼓励村级组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同时,建立部门帮扶集体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重点支持年经营性纯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通过兴办农业产业化项目、小型企 业、物业实体、专业合作组织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
      加强结对帮扶。结合“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采取“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对口帮扶”的办法,组织县直各部门与526个行政村结对子,帮助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项目,完善发展配套设施,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严管村财 强化发展保障
      摸清集体家底。开展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三资”清理工作,全面清查核实村级财务、财产,建立台账,邀请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理财小组成员全程参与清理工作,定期核实,确保了资产的真实完整。
      坚持事前审批。对村级组织的各项经费开支,按照“先申报,再开支”的原则进行审批,减少非生产性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实行“三不审批”制度,即违犯制度的事项不审批、胡支乱花的事项不审批、超越权限的事项不审批,从源头上堵住了村集体开支的漏洞。
      实行定期公开。设立财务公开专栏,将每月25号确定为村级财务公开日,定期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明细、重大项目经营开支情况、重大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内容,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加强检查考评。各乡(镇、街道)不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检查,通过看账目、翻凭证、对现金、查存折等方式,对村级组织的开支情况进行集中审查,确保村级组织 开支合理、手续规范。将财务管理情况作为村“两委”班子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增强了村级组织资金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
    (中共思南县委组织部 李颖)

上一篇:珠山地税局堵漏增收有了“雷达站”
下一篇:珠山地税保质保量实现“双过半”同比增长37%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