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内陆地区联通东南亚、西亚甚至欧洲的重要财富通道,“南方丝绸之路”因此繁荣了上千年。水运的运价低、能耗少、运能大,不仅能缓解公路和铁路运输压力、降低物流成本,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国家交通干线与长江经济轴线在泸州交汇,处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点上的泸州,将成为西部地区东进长江、南下出海最为便捷的通道。借力长江“黄金水道”,泸州正成为连接东西、摆渡财富的中心。
综合交通体系构建财富通道
泸州的综合交通体系贯通了一条西至新疆、东至上海南至昆明的交通运输战略通道,为西南地区架起了通往欧洲大地的陆上货运大通道,实现了南、北丝绸之路的无缝连接。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相互融合,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腹地向南、向东进一步拓展。
解决了交通这个西南地区发展最大的瓶颈问题,依托西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长江经济带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将有效解决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全国经济版图向西拓展。

借力黄金水道泸州成四川对外开放门户
近几年来,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以资源品为主的西部向东部的单向货流,逐步向消费品占有一席之地的东西部间更为均衡的双向货流转变,长江的内河航运前景广阔。
“泸州是四川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泸州市龙马潭区区委常委、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钟华贵说,随着国家向西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长江经济带的加快建设,泸州在西部全面开放格局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东向开放上,通过泸州港,可沿长江至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进入太平洋;在南向开放上,经云南至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进入印度洋,同时经贵州至广西进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北向开放上,经西安、新疆至欧亚大陆桥进入俄罗斯等欧洲地区。
经过多次续建、扩建,目前,泸州港拥有6个3000吨级直立框架式泊位和1个商品车滚装泊位,吞吐能力达集装箱100万标箱/年、件杂货300万吨/年、商品滚装车30万辆/年,具备120吨装卸作业能力。港口堆场面积达40万平米,建有公用型保税仓和出口配送型出口监管仓,具备进口货物入仓保税和出口货物入仓退税功能。海关、检验检疫局等单位驻港办公,实现了通关效率高、成本低的目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