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已经开始实行快一年了,网上也有不少车主遇到了问题,但是一直没能得到解决。部分车主要求退车,但厂家给出的回复往往都是 “不”。车主要想维护自己的权益,必须要先去找汽车第三方检测机构。但是,这个在新闻报道里可见,车企宣传中常说检测机构究竟在哪?这个机构为何一直没能起到实际作用?伴随这一系列的问题考米汽车服务网做了一系列调查。
第三方背靠大树好乘凉
一直以来,汽车三包存在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三大难题,其中,缺少独立的第三方鉴定机构是消费者维权的关键难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考米汽车服务网“目前中国没有一家独立、公正的汽车问题鉴定机构,几乎所有的鉴定机构都与各大汽车厂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便有一些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具备鉴定资质,鉴定结果也不为汽车厂商所承认。”
考米汽车服务网找到北京某汽车交易市场的副总经理,这位副总经理认为“中国目前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汽车鉴定机构,一些有资质的机构基本属于厂家。但大的汽车集团都有自己的鉴定机构,不对外,而且一般互不承认。一直以来基本都是由汽车厂商操刀汽车鉴定,以至于退车难以实现。”
检测大门朝南开有钱你也进不来
这些与汽车厂商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鉴定方,出于维护品牌形象的动机经常会把消费者拒之门外,另外在他们的眼中,消费者给的那点可怜的检测费也实在不入检测机构的法眼。
百度文库一份材料显示,一个全新车型的认证费高达242万元,这还不是全部费用。与车企业关系密切的检测机构可见是“地肥水美”。这从另一个程度上也折射出消费者要进行维权鉴定,费用上多少有一些不能承受。换一句话说,即使消费者愿意出血,花钱鉴定,人家鉴定机构可能还看不上咱的这“仨瓜两枣”的。好吧,即使对方不嫌弃,给你做了,你觉得结果会如咱所愿吗?那怕是有点痴人说梦了。
独立的第三方谁来建?
即使发改委放开审批,建设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所需要的资金由谁来出?在德国是由ADAC承担,靠会员缴纳费用,完全可以满足鉴定的费用需求。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构。美国道路安全管理局2007年经费有8亿美元。据了解质检局向财政部申请建立汽车检测实验室,财政部批了400万元。但是钱去哪里了,我们根本不知道。
考米汽车服务网查询到国内第三方汽车司法鉴定检测机构北京中机车辆司法鉴定所于去年底成立,将按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的鉴定项目,开展“机动车辆特征鉴定、机动车辆质量和质量事故鉴定、交通事故车辆鉴定、机动车总成和零部件鉴定”四大类鉴定工作。但是这家机构隶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不针对个体车主。就算以后对个体开放,其检测经费来源还不清楚,是政府出资,还是消费者交费?如何收费?检测完成的结果汽车厂商是否认可,现在还不得而知。
考米汽车观点
考米汽车服务网走访多个地方,采访多人得到结论是第三方就是属于“有关部门”你根本看不见,找不到,要想用三包政策来维护车主自己的利益,目前还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建立公证的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当务之急,且这种检测机构理应公益,这段时间反垄断不是刚刚罚了十好几亿?考米网汽车服务网认为,完全可以从这些罚款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汽车第三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