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吉星四世同堂合影
再过1个月,罗吉星将迎来他的90岁生日;陪他一路走来的老伴石善珍,也已80岁高龄。这位曾经的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如今已是四世同堂。
在他的家中,摆放着一尊毛主席雕像。偶尔,他会拿起将其轻轻擦拭,并哼唱《浏阳河》。当年的战火和硝烟,正在平静幸福的晚年生活中,渐渐成为回忆。
戎马生涯经历战争九死一生
罗吉星本是宜宾市江安县水清乡人,1943年10月在宜宾江安师管区从昆明巫家坝机场乘机去印度兰姆伽,编入中国远征军新一军30师炮兵营接受美军训练。据他的外孙曾驰介绍,罗吉星本来不叫这个名字,是在进入军队后发现了“吉星香皂”,便给自己改名为罗吉星。1944年5月,已经训练有素的罗吉星参加了密支那战役,后于1945年回国。
1948年9月,罗吉星入伍被编入东北五纵队15师山炮营一连,并参加了辽沈战役。1952年12月,罗吉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125师炮兵团山炮营三连,入朝作战。提起朝鲜战争,老人家显得很激动。“白天我们都不会行军,因为美国的飞机太多了,都是一晚上赶一百多里路。有一天,我们躲在一个隧道里面,结果不知怎么暴露了目标,死了很多人,我们营的教导员也死了,我躲在马肚子下,才逃过了一劫。”
解甲归田离开广东扎根内江
1953年2月,罗吉星回国后,在解放军炮兵505团榴弹炮营营部任炮技工(少尉),后来又跟随部队到了广东惠州。1955年元旦,他趁着探亲假回家,跟石善珍订婚,并在一个月之后到部队办了结婚手续。石善珍说,订婚时匆匆一面,原本心里还不大乐意,后经亲人劝说,才决定去广东找罗吉星。同年底,大女儿罗荣出生。
1957年,罗吉星从部队转业回到四川内江,直至1985年离休。除了罗荣,他和石善珍后来还养育了一子一女。如今,他已有一个4岁的曾孙和一个1岁零8个月的外曾孙。
罗荣说,如今他们一家人早已成了地道的内江人,完全融入了内江。“除了我爸爸妈妈还有宜宾口音,我们全是内江话,我们的儿子、孙子都是在内江出生、长大。”
幸福素描
热爱劳动 周末散步每天午睡
在采访时,罗吉星老人几乎没有闲下来过。凳子、桌子歪了一点点,他会马上扶正;外曾孙扔了垃圾在地上,他会马上捡起来……
罗荣说,父亲虽然90岁了,但身体还算硬朗,平时从不要人搀扶,随时都坐得笔直。出门不拄拐杖,也不要人扶,很有军人的风范。血压也不高,健康状况还不错。很爱劳动,是个讲究的人。”
每天早上,罗吉星会在5点左右起床;中午1点,则是雷打不动的午睡时间;晚上8点半,开始洗漱准备睡觉。每个周末,他会和老伴儿石善珍一起出门,花半天时间到附近的广场散步。
二女儿罗萍说,父亲喜欢吃甜食,所以常常给他们做八宝饭吃。而最近,他们三姐弟正在商量下个月给父亲过90岁生日。“到时候家里人都要回来,那会儿是真正的合家团圆。”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瑶 摄影 郭建辉
原标题:宜宾老兵戎马半生后扎根内江,四世同堂家庭和睦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