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艺术 > 内容

评论:八股文入教材,不必大惊小怪
发布时间:2014-9-9 11:47:19   作者:张海洋   点击:

  “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新学期伊始,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学生翻看自己的语文教材时发现,这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八股文将是他们接下去要学习的内容。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八股文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一提起它,很多人立刻会把它与“刻板”“陈腐”“科举取士”等词联系起来。八股文作为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文章样式,的确有包括“独尊儒术”在内的种种糟粕之处,但不能因此否认其积极的文学价值,尤其是那些以八股文形式留下的名人名篇,至今闪烁着积极进取的光芒,洋溢着催人奋进的力量。比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正是万千八股文中的“正能量”作品。

  年轻时代,尤其是中学时代,年轻人应该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这其中,中国古典文学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在这个宝库中,八股文虽是曾经的陈旧文体,但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了解并熟悉并不为过。

  进一步来说,八股文进入高中教材可以看做现代教育教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国学素养的一种实践探索。无论其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这一立足传统文化、创新教材内容的做法,还是应该鼓励的。

  笔者以为,八股文选入教材并非“洪水猛兽”来袭。只要选择得当,那些昂扬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名篇,会激发当代中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桑胜高

上一篇:济南查处多家侵权盗版出版物发行点
下一篇:深圳首家非遗企业挂牌上市 主营剪纸及1其衍生品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