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前沿经济 > 内容

“脱盐渤海水”为北京解“渴”
发布时间:2014-9-18 5:19:43   作者:张海洋   点击:

    本报讯 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废弃的浓海水如何处置是个难题,循环利用是解决排放难题的新尝试。为了避免海水淡化项目对渤海海洋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曹妃甸在海水淡化过程中整合区域资源,由唐山三友化工公司和南堡盐场全部接收该项目排放的浓海水,用于盐化工生产和晒盐生产。

    所谓海水淡化,就是把苦涩的海水“脱盐”,抽出能饮用的淡水,还要口感极佳。曹妃甸地理位置优越,受洋流影响,该海域属清洁海域,拥有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水质明显优于渤海湾其他海域,预处理更方便,对饮用水水质也有更大保障,具备开展海水淡化的天然优势。这为海水淡化工程落户曹妃甸创下了条件。

    距离曹妃甸港一港池不远处,就是北控阿科凌曹妃甸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公司的5万吨海水淡化项目已经投产,每天淡化产生1万吨淡水进入曹妃甸市政管网。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了海水淡化的基本流程:淡化海水主要由取水、超滤、反渗透、后矿化等工序系统组成。海水经抽取后,首先需要去除粗颗粒杂质,然后在超滤环节去除直径150微米以下的细颗粒杂质。反渗透则主要用于去除海水中的盐分。经过最后的矿化水质平衡环节,海水就成为可以供生产生活使用的淡水。“我们的工艺非常先进,一吨海水可以生产0.46吨淡水,废弃的浓海水送往附近的企业进行晒盐和盐化工生产,体现了环保的要求。

    曹妃甸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水淡化项目是其重点发展的循环经济项目。日前,曹妃甸日产100万吨海水淡化进京项目已取得河北省发改委的批准,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获批后,这一工程将在年底动工建设,预计最快2019年投产并开始向北京输水,届时可日均淡化100万吨海水,经淡化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渤海海水将通过管线输送到京城,进入北京的水厂再进行调配。对于缺水的北京来说,在曹妃甸建设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基地,将对北京形成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赵 晶)

上一篇:“浑水缸”是如何变清的?
下一篇:汽柴油价格创近3年新低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