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梯已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但因为它发生的伤害事件也是屡见不鲜。成都晚报联合央视《是真的吗》联合进行实验,详细揭秘电梯的盲区与危险隐患。
揭秘盲区:感应装置不完全贴合地面
电梯门真的会在遇到异物时继续关闭将其夹住?记者决定实验验证。首先,是在电梯门中间放置一个儿童滑板车。实验发现,电梯门在碰到滑板车后立即弹开,没有出现关门并继续运行的现象。之后,记者更换到另一个电梯再次试验。不过,这次电梯的感应装置却没有感应到放置在电梯门中间的滑板车,电梯门在闭合后紧紧夹住滑板车,且发出一声巨响。
“是因为这个电梯下方有一段距离是盲区,感应装置离门的下端还有十公分的距离,在这个范围内它感应不到有异物。”北京市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事务中心专家杨勇志解释说,目前使用的电梯主要有“触板式电梯”和“光幕式电梯”两种。不管是哪种电梯,其感应装置都不可能完全和地面贴合,会有一段距离的感应盲区,只是盲区的大小不同,“只要在这个盲区内,感应装置就都无法感应到异物的存在,存在被夹住的危险。”
揭秘危险:异物若阻挡不住门锁闭合
不过,虽然第二次的实验中电梯门夹住了滑板车,但却没有继续运作。杨勇志说,电梯运行必须要电梯门关闭且门锁闭合。但是有些电梯的门锁都是在上端,如果异物矮小靠下端,那就还是可以闭合开始运行。
专家提醒说,电梯如果年久失修或保养不当,会导致间隙过大,从而出现夹住异物继续运行的情况。建议搭乘电梯者改掉关门瞬间强行入电梯的不良习惯,而是在观察好状况后再进入,以免遭遇安全隐患。成都晚报记者 李诗敏
原标题:电梯门感应装置存盲区 切勿强行“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