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视点 > 内容

四川苍溪县:立足山区资源优势 建设兔业经济强县
发布时间:2014-10-19 17:28:16   作者:佚名   点击:

  近年来,苍溪县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市场主导,农民主体,把小兔子做成了大产业,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2013年末,全县存栏毛兔414万只,兔毛产量2085万吨,毛兔存栏量和毛产量位居全国前茅。出栏肉兔150万只,肉兔出栏量位列广元市全市第一。其主要做法是:

  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我县气候温和,水草丰茂,饲料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山草坡面积169万亩,可利用秸秆达32.4万吨,载畜量达16.8万个黄牛单位,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发展兔产业。我县是传统畜牧业大县,生猪产值占产业内部的比重很大,结构不合理,我们将兔产业作为了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原东青片区、五龙片区、元坝片区、歧坪片区,陵江镇、云峰镇发展肉兔产业,以原东溪片区、三川片区、文昌片区和龙山片区发展毛兔产业。目前,全县建有毛兔基地乡镇10个,肉兔专业乡镇20个。通过结构调整,使我县兔业的优势更加突出,全县兔产业产值的比重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30%以上,较好地改变了过去“一猪独大”的格局。

  二、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规模化养殖。一方面狠抓产业园区和养殖小区建设。近五年来,结合现代农业园区,依托土地整理项目,把兔产业园区、养殖小区纳入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已建成年存栏毛兔1万只以上,年出栏肉兔在20万只以上兔产业养殖园区2个,年存栏毛兔0.5万只以上,年出栏肉兔10万只以上的兔标准化养殖小区55个。二是积极培育业主大户,狠抓适度规模养殖。通过优化环境,内引外联,一批社会有识之士和回乡创业人员积极投身兔业发展。先后引进浙江欣欣兔业公司、山东康大兔业公司、成都“廖记棒棒鸡”“紫燕百味鸡”的供应商华强兔业,先后在永宁镇兰池村、禅林乡青山观村、元坝镇井坝村等建设肉兔养殖基地。仅2013年,全县新培育年存栏毛兔500只以上的养殖业主户达到55户,年出栏肉兔2000只以上的养殖业主达到82户。三是坚持生态循环,科学发展。我们始终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消纳能力,科学规划饲养量,推广“兔—沼—粮(桑、果)”生态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可循环利用。同时,切实加强用药、用料等投入品的执法监管和产地、屠宰检疫,狠抓毛(肉)兔疫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了兔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了我县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化种业体系,提升品种质量。一是狠抓良种场建设。全县建成毛兔原种场1个,伊拉肉兔祖代兔场1个,建成毛兔扩繁场5个,肉兔扩繁场10个。其中:四川省长毛兔良种场是我省唯一的省级良种场,占地25 亩,现有标准化种兔圈4幢2000个笼位,现存栏祖代种兔1200只,全年向本县及全省提供优质种兔达到3万只。华强兔业是一家专门从事肉兔种兔生产的民营企业,占地30亩,建设标准化兔圈幢12000孔,现存栏肉兔种兔6000只,年供种兔达到10万只以上。二是狠抓新品种培育。我们依托四川省长毛兔良种场,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的苍溪长毛兔新品种选育课题攻关。目前,已经进行到第四世代的选育,扩繁群、生产群已基本建成,预计在2015年底可向国家遗传育种资源委员会申请鉴定。三是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过去,肉兔繁殖一般采用自然交配繁殖,对养殖人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母兔发情交配时间全依赖技术人员的经验。直接导致母兔空怀期多养殖成本高;产仔时间参差不齐。近几年来,在省养兔研究所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推广兔人工授精技术,全县98%的肉兔养殖场实行了人工授精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县肉兔总体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有力地推动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创新发展机制,做全产业链条。一是创新领导机制。县上成立有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畜牧、财政、发改、科技、扶贫、国土、信用社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全县兔产业发展工作。同时,县上专门设立了兔产业推进办公室,核实编制为5人,具体实施兔的发展规划、技术服务和产业化运作工作。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兔业发展领导小组。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县已注册兔业专业合作社28个,入社农户达到5200户。其中:飞天兔业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成为省级专业合作组织,被评为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合作社统统一供应兔种、统一供应饲料、统一供应药物、统一技术和管理规范,基本形成了市场加公司、公司带农户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苍溪县华强肉兔专业合作社与“四川廖记棒棒鸡、紫燕百味鸡等熟食加工企业合作,向这些熟食加工企业提供兔肉加工原材料,年供450吨,产值1000万元。四川宏联毛兔专业合作社建有兔毛加工厂、兔业服务中心和种兔扩繁场,发展兔业经纪人75人,入社社员257人,2013年与江苏南京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宜兴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年五百吨兔毛供销订单。在该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东溪镇成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兔毛交易市场,国家兔毛信息采集点。三是创新投入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50-100万元资金(含科技三项费)作为兔发展专项资金。另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投入。近5年时间,全县先后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农业综合开发肉兔基地建设项目、连片扶贫整村推进建设项目等用于兔产业发展,投入资金达3000余万元。同时,整合涉农资金,对土地平整、道路硬化、场地绿化、水电安装一律由县级涉农部门配套解决,共整合涉农资金达5000万元以上,撬动社会资本3.6亿元投入养兔业,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

  五、强化科技支撑,促进转型升级。为促进我县兔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草原科学院、四川省畜科院养兔研究所等开展科技合作,共建立了10个专家服务站,为我县的兔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先后多批次组织500多人次到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培训学习,开阔眼界眼界,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同时,通过邀请专家讲课,定期或不定期地免费开展肉毛兔饲养技术、防疫技术等技术知识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2.5万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养殖户生产技术,为兔业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大力推广运用新装备、新技术,所有规模养殖场全面推广屋内多列式地板砖建圈、圈舍建设规范,并运用自动喂料、喷雾消毒、自动降温系统等设备,使传统的养殖方式得了根本转变,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苍溪蜀大伊拉肉兔养殖场已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华强兔业今年可望创建成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六、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为全面推进生态立县和兔业强县战略,进一步巩固兔业经济成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畜牧业,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县研究出台了《关于建设全国兔业经济强县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兔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建立兔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建良种繁殖场、扩繁户、特大养殖户和基地建设的补助扶持。从县科技三项费中每年安排30万元用于《苍溪长毛兔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技术应用研究》,对肉毛兔养殖场建设用地,按农业用地使用进行管理,不占用基本农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批,报国土资源局备案后就可使用,积极鼓励创办、培育兔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和审批用地、用电,费用从优;金融机构要给予资金倾斜,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利率按有关规定优惠;与兔业专合组织签订了常年购销合同的,由县财政给予适当贷款贴息;特大养殖户和龙头企业实行县级领导定点联系。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的资金,用于对兔业发展的奖励。通过政策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兔业经济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

上一篇:四川犍为茉莉茶成功迈出向北方市场进军的关键一步
下一篇:四川乐山峨眉山市打造农业科技前沿“哨兵”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