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元市小春生产目标确立为粮食面积143万亩,总产34.5万吨,比上年增加0.9万吨。其中:小麦面积103.9万亩,总产26.3万吨;马铃薯面积32万亩,总产(折合成粮食)6.6万吨。油菜籽面积86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产12.87万吨,比上年增加0.22万吨。
一是着力稳定小春播面。通过落实惠农政策稳面积。加强政策宣传,把小麦和油菜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大户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及小麦“一喷三防”等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通过防止撂荒稳面积。加强耕地使用管理,推行“代耕制”等有效方式,避免耕地撂荒。通过抓好农机作业稳面积。落实各项农机扶持政策,做好农机具保养检修,大力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机具,积极推进小麦、油菜机播机收,扩大农机作业面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结构调整稳面积。利用北部山区冬闲地发展马铃薯和利用中南部冬闲地、烟地等发展油菜的“两冬”开发,稳定小麦和油菜面积,适当增加小春马铃薯面积。
二是着力抓好高产创建。继续开展部、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在抓好示范片建设的同时,扎实搞好整乡整县整建制创建,力争建设部级、省级小春粮油高产高效创建万亩示范片数量、面积和质量不低于去年。一抓优质良种推广应用。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的优良品种,严把种子质量关,切实改善小春作物主导品种不突出的现状。二抓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小麦要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小窝疏株密植、药剂拌种等技术,油菜大力推广合理密植、免耕直播、增施硼肥等技术。三抓防灾减灾工作。强化小春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尤其是抓好小麦药剂拌种和春前条锈病监控,力争全市小春作物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4%以下。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冬季低温、冬春干旱等自然灾害。
三是着力发展避旱农业。全力推广节水抗旱技术的同时,加大改制力度, 在深化和规范上下功夫。大力推广中厢、宽带规范化带状种植,全力推广小春预留行种植技术。充分利用预留空行套种蔬菜、豆类和绿肥,优化种植模式,增加复种指数。在搞好麦—玉—苕种植模式的基础上,扩大麦—玉—豆、麦—玉—菜、菜—芋—菜、芋—玉—菜、小麦—花—玉米等高效种植模式,为大春适时争早、趋利避害和旱地深度开发创造条件。全市2015年规范化预留行面积要达到110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5%以上。
四是着力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规范流转促规模经营。鼓励引导农户采取出租、转让、转包、股份合作等形式,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流转,避免耕地流转非农化、非粮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规模经营。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农民主体、需求导向,分类开展、积极推进”的基本原则,加大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积极推动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职业化。扶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规模经营。依托“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大力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及农机、植保服务合作社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创新农业公益性、经营性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社会化体系服务粮食规模生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