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经纬 > 内容

充值卡遭“调包” 密码刮不开 钱已被人充
发布时间:2014-11-19 14:03:13   作者:佚名   点击:

  16日上午,成都市李家沱附近的零售商李先生,突然发现店里有5张怎么也刮不开的充值卡,一查序列号才得知,卡上的钱早在两个月前就被充值。而这些卡,正是一天前一位“客人”退给他的。使用过的手机充值卡被重新贴上密码涂层,再包好塑料膜,就摇身变成一张“新卡”。据了解收到这种充值卡的市民,还不止李先生一个。

  这5张卡从何而来?李先生的妻子郭女士想起了前一天晚上的一幕。15日晚上7点左右,郭女士一人守在店里,一位穿着深色衣服、提着黑包的陌生男子走进店里,说要买500元的移动充值卡。郭女士取出5张面值100元的卡递过去,当她检查钱币真假时,该男子却说自己弄错了,要的是电信卡而非移动,并提出更换。“我当时也没多想,就给他换了。”郭女士猜测,这5张卡应该就是这样被调包的,而“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同时,李先生发现遭遇过类似情况的同行还有不少。“多的时候,隔一两个月就有零售商买主来我们这里反映。”在太升南路一通讯广场做充值卡批发生意10年的老板刘女士说。充值卡的涂层是一种可以用硬物轻易刮除的油墨,而假的涂层,一般是一种胶,不能刮开。“有些涂层印在铜版纸上,有些是印在涂有一层底胶的表面。”刘女士说,前者由于刮下的油墨屑容易附着在表面,想重新贴上一层胶,会先将表面的一层切除,而后者可以直接贴上去。由于每批充值卡的图案不同,调包者一般都是有备而来,他们会事先“踩点”,摸清该店售出卡的类型。“被骗的一般都是老年人守的店或者新开的店,比较没有经验和防范意识。”刘女士说。

  提醒

  充值卡非实名制 先查序列号再充值

  成都市工商局消保处也曾接到过类似的投诉。消保处相关负责人提醒零售商,在售卡前先向顾客确认购买卡的类型,避免换卡,“还可记下序列号或者在卡上做个标记以方便辨认。”

  消费者购买手机充值卡后,一要对卡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先上网或拨打电话确认卡的有效性后再刮开密码涂层进行充值。二要给手机充值时最好采取当场进行的方式,避免事后经营者“赖账”。

  华西都市报记者吴冰清

  原标题:充值卡遭“调包” 密码刮不开 钱已被人充

上一篇:四川:退休时养老保险缴费时限不够 可延长缴满15年
下一篇:成都春熙路两店关闭 汉堡王称“战术调整”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