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标兵,获“勇士勋章”,参加世界特种兵最高荣誉大赛……26岁的武警四川省总队第一支队特勤中队特战班班长刘代平被称为“钢铁战士”。与“钢铁战士”这一坚硬得仿佛能听到金属摩擦声的外号相比,身着迷彩服坐在记者面前的他,笑起来更像一个“暖男”。2008年,20岁的贵州小伙刘代平在电视上看到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安保,对军营心生崇敬。也就在这不同寻常的一年,他选择入伍。对于6年严格的部队生活,他用“无悔”二字来形容。
他是钢铁战士
魔鬼周训练比赛 喝下沾满牛粪的水 挨过5天获“勇士勋章”
6年来,每天对着沙袋击打上千次、武装越野每天10公里、指力训练每天5斤负重1小时,日复一日对于体能、技能、临危能力的训练,让他成长为“总队反恐特战精英”,两次荣获西南协作区侦察兵集训结业考核全能第一名,取得6个全能第一、9个单项第一等优异成绩。
旁人看到的是荣誉,刘代平更能体味其中的艰辛历程。他对2011年在北京参加“魔鬼周训练”比赛的情景历历在目。5天时间,背着50多斤的压缩饼干、火腿肠和矿泉水,翻山越岭,晚上只能休息3小时左右,连夜行进,却不到万不得已不敢用电量有限的电筒。5人队伍里,到第二天结束时只剩他1人,途中靠着“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别人能挑战成功的任务,我也可以!”的心理暗示给自己充电。
到第三天时,自带饮用水全部喝完,只能靠喝水沟里的水维生。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翻越野长城的过程中,由于体力严重损耗,看见沾满牛粪的水他也毫不犹豫喝下。最终他成为四川队唯一走到最后的队员,获得了“勇士勋章”。“现在想来,沾满牛粪的水都能喝,还有什么过不去的。”
一项项比赛让坚持成为习惯。去年9月,刘代平代表武警四川省总队参加武警部队特勤分队大比武,先后破10公里武装越野、800米综合战术、精度射击3项新纪录。
国际特种兵比武 山路上边跑边射击 5人合力赢“国王的挑战”
今年4月,包括刘代平在内的7名战士组成武警四川省总队特种作战大队,奔赴约旦参赛。以强度大、压力大、挑战极限为特点的“约旦国际特种兵比武”,是世界级特种兵最高荣誉大赛。武警四川省总队特种作战大队首次参赛,在18个国家的32支代表队里夺得团体第二名、两个单项第一的好成绩。
在所有比赛项目中,“国王的挑战”是历届比赛项目中最被看重的比赛项目,由约旦国王钦定,且所有项目都在比赛前一天才公布。“比赛当天,我们才知道‘国王的挑战’对体能和精度要求有多高:它要求5名队员同时拿着枪跑直线距离为2公里的山路,边跑边射击。第一名队员需拿步枪边跑边打向距离680米远的对面山上目标靶3发;第二名队员需拿手枪命中7发50米靶;第三名队员需持突击步枪俯冲命中160米靶;我作为第四名队员需持突击步枪跑上下坡3.3公里,命中6发20米靶;最后一名队员则需拿手枪命中6发20米到300米不等的人体部位靶。如有队员在此过程中脱靶,所有队员要停下等他重新完成!而这项比赛对射击的精度要求很高,最小的目标只有糖果般大小!”刘代平说,他和队友们没有一人脱靶,并以约47分钟的成绩打败了约旦本土团队夺冠!他是暖男奶爸
女儿出生时,心里“很慌乱”
当兵最初,刘代平3年才回了一趟家。在为约旦比武备战的一年里,妻子有孕在身,他却不能抽时间去看一看。常人更无法想象的是,为做好保密工作、安心备战,比赛前两个月队员禁止使用手机。因妻子情况特殊,刘代平才获准借领导手机与她通了3分钟电话。“她接到电话时简直不敢相信,一直问,是你吗?真的是你吗?我昨天晚上就梦见你给我打电话!”值得高兴的是,女儿在今年6月顺利出生,那时刘代平陪在妻子身旁。说起女儿的出生,他称自己当时“很慌乱”,“紧张到无法形容,平时训练的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都不复存在了!”
虽然很恋家,但刘代平却5次放弃地方公安招警、4次拒绝高薪聘请,今年又放弃安置就业的机会,备考军校。他把对家人的亏欠转化成自身努力的动力,对于这个职业,他说,“选择了当兵,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奉献,就选择了无悔!”
★记者手记
“幸运”的背后……
见到刘代平之前,一直想象着他是不是散发着异于常人的“勇士”光芒。见到他后,好像在他的故事背后找到了“不平凡”的答案,仅仅是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四个字:辛勤付出。
采访刘代平的地点是他生活6年的地方,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武警训练基地,简单的宿舍、简单的食堂,多数地方一片空旷,正如他所说,当兵的日常生活就是训练、比赛和学习,如此简单。洒在这片场地上的汗水蒸腾在空气中,却并非了无痕迹,它在遥远的约旦、国际特种兵比武的赛场上得到回应;也在芦山抗震救灾等急难任务中得以运用。获奖的次数在增多,但聊起第一次被挑选参加比赛,他说是“幸运”。只是,一切“幸运”都基于那颗终究会发光的“金子”,而是“金子”,首先就要将自己磨炼出光芒。就像刘代平,为了军人的使命、为了国家的荣誉,每天在训练中坚守。
成都晚报见习记者 杨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