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视点 > 内容

四川广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2014-11-29 11:37:07   作者:佚名   点击:

  广安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2007年开始在全市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并确定人保财险广安市分公司承担这一业务。2012年引入了中华联合保险广安中支公司在华蓥市开展相关业务。在多方持续努力下,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立足于支持“三农”建设和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扎实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对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不断丰富农险产品,保障能力逐步提高。经过7年多的实践,全市农险运营模式日趋成熟、工作机制日益完善、管理机制不断健全、保险服务网络持续延伸、种养殖业基本实现保险全覆盖,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取得实效。人保财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已由最初的能繁母猪、育肥猪、水稻、玉米扩大到马铃薯、油菜、森林(商品林、公益林)等7个品种,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森林保险三大类。2012年-2014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承保种植业(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1051.5万亩、能繁母猪77.4万头、育肥猪145.5万头、林木459万亩,为全市80余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约77.5亿元,三年累计支付赔款11602万元,受益农户达80余万户次。

  二、不断探索特色保险,保障范围日趋扩大。2013年开始,人保财险广安市分公司开办小家禽保险,由县级财政补贴保费70%。全市(岳池、邻水县为主)承保小家禽13.4万只,收取保费21万。并已开始探索柑橘、龙安柚、西瓜、大棚蔬菜、大棚设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为广大种养业主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2013年,中华联合保险公司针对华蓥现代农业园区以葡萄为主的特点,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葡萄保险,得到广大种植业主的热烈响应。目前逐步覆盖了生猪养殖、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及经济林木保险领域。2014年,针对“千万工程”“稻/(蘑)菇”“稻/菜”“稻/(泥)鳅”种植模式,着手水产养殖保险试点,进一步丰富了农业保险产品。

  三、不断改善服务方式,理赔效率日渐提升。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市、县两级保险机构均专设了农村保险营销服务部,负责片区农村保险业务营销;乡镇农险服务站由分管领导、农技和畜牧等人员组成;村农险服务点一般由村文书或会计代理,基本构建了“农村保险营销服务部、乡镇农险服务站、村农险服务点”三级服务网络体系。据统计,到2013年末,全市共设立三类服务站点2950个,服务人员达3200余名,广覆盖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促进了工作有效开展。据调查,从受灾报案到结案理赔一般10个工作日左右,最快的2—3个工作日即可理赔兑付到位。人保财险广安市分公司3000元以下养殖险小额案件基本实现3天结案、5天赔款上卡,赔款24小时兑现到农户超60%。

  四、不断强化政策落实,参保积极性日益高涨。一是落实惠农政策。从2012年开始,认真落实“无赔款优待”续保政策,对上年无赔款的种植业和森林参保农户续保时免收其自缴保费,仅2013年就免收农户保费1700余万元。财政补贴支持强农,全市2011-201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30934万元,而财政农险补贴资金达24294万元,出资占比达78.5%。核灾理赔数额大,仅2013年有5.1万户(次)农户获得政策性农业保险赔款4656万元。二是规范操作管理。资金封闭运行,采取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据实结算、及时划转、多退少补、按时清零的方式运转资金,确保农业保险保费及财政补贴资金安全运行。严格执行制度,坚持承保收费到户、凭证发放到户、损失确定到户、赔款支付到户制度,简化赔款划转流程,统一由省公司直接打卡到受灾农户,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赔款到账时间。操作公开透明,农户投保情况、受灾理赔情况等均由各村农保员及时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参保覆盖面扩大。据统计,2013年全市参保农户达232万户次,较2011年的206万户次增加了26万户次,增长12.6%。2013年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的种植面积分别为183.2万亩、75.1万亩、80.6万亩、76.6万亩,投保面积分别为172万亩、64.9万亩、72.4万亩、72.7万亩,投保覆盖面分别达93.8%、86.4%、89.8%、94.9%。

上一篇:四川广安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下一篇:四川旺苍县畜牧业发展呈现三大亮点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