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法治 > 内容

苹果公司承认可获取用户信息 引发果粉隐私担忧
发布时间:2014-8-15 0:30:13   作者:佚名   点击:

  原标题:苹果公司承认可获取用户信息 引发"果粉"隐私担忧

  今天中午,媒体报道一则重要新闻——“苹果承认iPhone可被获取深层用户”。此消息一出,即刻引发“果粉”们的热议和担心。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苹果公司日前承认,该公司员工可以通过一项未曾公开的技术获取iPhone用户的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个人数据。安全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执法人员等可利用该技术通过“授权”电脑绕开备份加密,进入已联网的iPhone中。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个人隐私的保护备受关注。据媒体调查显示,互联网时代,55.8%的受访者认为保护个人隐私“越来越难”,29.3%的人认为,“个人信息被随意公开泄露”。而提高保护意识是杜绝个人信息外泄的重要方法。2000年以来,从刘嘉玲的受辱照、璩美凤的性爱视频、陈冠希的“艳照门”、帕里斯·希尔顿的性爱视频以及兽兽门等,女人的隐私和安全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手机摄像头无处不在,稍微不小心,自己和恋人的亲密过程可能第二天就会成为网络里的头条,顿时天下皆知。

  在一次会议上,研究人员乔纳森(Jonathan Zdziarski)展示了如何利用相关服务从iPhone中提取出大量数据。这些“服务”的运行不会告之用户,也无法被禁止。对于iPhone用户来说,他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台“授权”电脑可以进入到自己的设备中,或者如何阻止这些连接。

  乔纳森的这项发现,还引发业界关于苹果是否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存在合作的猜测。但苹果否认为情报部门创建相关服务。苹果公司在一份声明说:“我们设计开发了iOS,其诊断功能不会对用户隐私和安全带来影响,但该功能向企业的IT部门、开发者和苹果维修人员提供所需信息,在获取这些受限制的诊断数据之前,需要用户解锁设备,以及获得该解锁电脑的授权。”

  英国媒体此前报道称,美国“棱镜门”揭秘者爱德华斯诺登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在iPhone关机的情况下通过麦克风监听用户。而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专家的证实。

  如今,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私密的东西存在手机里,如照片、视频,甚至日记、银行密码,再加上一些社交聊天记录,可以说,一旦手机被入侵,则人个的一切隐私和秘密都将面临着被公开的风险。

  隐私,顾名思义,隐蔽、不公开的私事。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隐私的主体是自然人,它源于人的羞耻感,故只有自然人才可以成为享有隐私的主体。企业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等经营单位的秘密属于商业秘密,仅与商业信誉和经济利益相联系,与人的羞耻感无关,故企业单位不能构成隐私主体。国家机关的秘密如审判秘密是公共权力运作的表现,此种秘密的泄露将对机关系统的正常运作产生损害,也与羞耻感无关,故国家机关也不能成为隐私主体。

  从隐私的种类来看,可以将隐私分为个人事务、个人信息、个人领域三种。个人事务,是相对于公共事隐私务、群体事务、单位事务而言的,是以具体的、有形的形式表现于外界的隐私,且以特定个人为活动的主体,如朋友往来、夫妻生活、婚外性行为等。个人信息系指特定个人不愿公开的情报、资料、数据等,是抽象的、无形的隐私。个人领域是指个人的隐密范围,如身体的隐蔽部位、日记内容、通信秘密等。

  隐私的自然性告诉我们,只要主体愿意隐瞒,隐私客体即可成为隐私事实,即使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隐私照样可以产生并继续存在。而且,是否公开、何时公开隐私内容,也任由当事人自行处置。

  正因为,隐私对自然人个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国法律或多或少都赋予了他们一定的隐私保护权,即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个人权利与人身尊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隐私权已成为当代公民保护自身人格的一项重要权利。科技手段和现代传媒的普及,使猎取他人隐私、满足好奇心理、或达到商业及政治目的的社会现象已屡见不鲜,如今,涉及隐私权的案例呈上升趋势。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公布的司法解释中明确了对隐私权的保护。但该解释没有对隐私和隐私权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只是强调“违反公共利益、公共道德,侵害他人隐私”即侵害人违反法律和公共道德的情况,而没有说明如果受侵害的隐私违反公共利益和重要的公共道德时是否受保护的问题,从而造成一种隐私与隐私权两个概念等同的错觉。此问题如不解决,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冲突与混乱仍将不可避免。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惯犯入户盗窃屡屡得手 百密一疏栽在苹果手机上
下一篇:什邡:雨夜惊现残损女尸 死因不明仍在调查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