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未来天府新区宜业宜商宜居 三位一体现代化新城区
发布时间:2014-12-12 16:38:36   作者:佚名   点击:

  未来的四川地图,注定将因为四川天府新区的诞生,出现变化:“双中心”布局,古老的成都,从此跳动起两颗强大心脏。致力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四川,也因此更多了一个新支撑。

  跳出四川,天府新区与两江新区形成双中心互动,在两极中伸展出一条经济带,对成渝经济区整体发展、提升在西南地区更大范围内中心地位、扩大经济辐射与影响力,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放眼中国,截至目前,全国国家级新区已达11个,其中5个在西部地区。“五星”闪耀西部,标志着整个西部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升。放在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位于两带交汇处的四川天府新区,还担负着内陆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作用,城乡统筹、内陆开放的效果都将在这里得到检验。

  A

  三位一体现代化新城区

  【《意见》摘要】

  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按照“一城六区”功能定位,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紧密联系的组合式新型城市发展形态。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完善天府新区对外通道。形成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构建网络式城市服务体系,完善现代金融、物流、研发孵化、商务会展、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设施。打造绿色智慧人文城市。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引导绿色消费,打造绿色低碳城市。

  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公交地铁、水泄不通的街道、雾霾密布的天空——这是传统大城市留给人们的痛苦印象,有人称之为:大城市病。

  天府新区如何避免患上这种“病”?《关于加快推进四川天府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出“药方”:构建新型城市形态、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打造绿色智慧人文城市。

  四味“药”各自内涵如何,相互关系怎样?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邱建说,构建新的城市形态,天府新区要积极探索“组合型”城市结构。

  天府新区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产城一体单元”,并按照“一城六区”功能定位进行空间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支撑,促进各功能区有机融合,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紧密联系的组合式新型城市发展形态;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就是要完善天府新区内外部通道建设,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公共绿地、防灾减灾等市政设施,形成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天府新区重大项目纷纷落地 三地明确定位加速跑
下一篇:四川“扶贫日”公募活动 已募集资金2162.8万余元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