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利用手机移动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拓展。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8日讯(记者 张进春)“学生上课必须带手机,忘带,回宿舍去拿。”你没有听错,这是发生在四川一所高校课堂上的真实场景。12月17日下午2点15分,四川西南航空学院航空服务专业的一位男同学上课忘记带手机,被当班刘碧辉老师“勒令”回宿舍拿。用刘老师的话说:“学生可以忘记带课本,但不能不带手机。”
与目前很多高校“禁手机”截然相反的是,四川西南航空学院的做法多少显得有些另类和“任性”。
任性:上课必须带手机
原来,这是该校创新移动互联网网络教育发展,依托手机移动终端平台培植的“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该系统已经成功推行了两个多月,已经全员、全时、全空间覆盖西航20000余名师生,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为便于该系统建设该校无线wifi全覆盖工程已经接近尾声。
这个学校很任性,上课必须带手机。
据该校网络教育处处长段玉超介绍,今年初,学院院长魏全斌先生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并在两个月前开始全面推行,与人们所熟知的网络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且不同于目前流行的微课、慕课。西航“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模式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互动、链接、网络”的特点,实现学院师生“明主、开放、平等”的学习交流,其通过移动互联网构建各种网络圈,让学生在“百度”“微信”的学习模式中高效学习知识,并且适时地向学生推送具有逻辑化的碎片知识,回归教育本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现代移动互联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稀罕:一节课8次共同使用手机
记者在现场看到,上课时,学生们人手一个手机,在老师的引导下搜索、分享知识。当刘老师讲解“高端经济舱服务项目”这个在民用航空服务领域中新出现的事物时,学生们通过手机搜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小组组员在各自查询的基础上积极发表看法,“记录员”紧张地进行着整理,并不时插入自己的观点,最后,各小组的“发言人”纷纷呈现出各自的观点。六老师赞叹地说:“原来我只准备让大家掌握六种不同的特点,同学们却总结出了13个精彩的差异性服务,我向你们学习!”
“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在西航已经覆盖15000名师生,并受到好评。
刘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在课堂上对手机的运用,把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并且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包容更多的观点,我和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和成长。”该班祝继禾同学告诉记者,手机搜索的方式同学们更易于接受,并能让同学有很强的参与感,因此现在大家积极性很高,“方式变了,氛围和效率也都变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