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经纬 > 内容

便衣警察真实生活揭秘 跟踪时连厕所也不能上(图)
发布时间:2014-12-19 22:27:46   作者:佚名   点击:


12月12日晚,便衣民警小胡在成都街头巡逻。

 

  深夜跟踪劫匪,贴身肉搏不止凶险,更要耐得住寂寞

  12月16日晚11点,夜深人静。

  29岁的小胡,与几个年轻人一起,坐着车一圈一圈慢慢地打转,人在车上,眼睛却死死盯着路边。

  他们在寻找可疑的身影。“今天傍晚有几个人开着白色天籁车抢劫,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这种车型。”小胡是成都武侯区的便衣警察,每天晚上他的工作就是在辖区里巡查、追踪可疑人员。从2008年开始,这样的生活,他已经过了6年。

  12月12日开始,记者跟随小胡所在的便衣警察小组,进行了为期5天的跟踪采访。看似充满吸引力的工作,其实需要巨大的耐力去面对枯燥的巡查,和极其的细心进行每一次跟踪。因为这些都关乎他们自己和居民的安全。

  巡逻

  一天绕辖区31圈 “重点人物”心中有数

  12日晚上9点,小胡坐在自己的执勤用车上。这是一辆外形普通的小轿车,在车流中不会引起特别的注意。“看起来普通,是我们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小胡说,作为一名便衣警察,不被人轻易发现,是起码的要求。

  在这辆车上,加上小胡一共有4名便衣警察,平均年龄约26岁,年龄最小的只有24岁。每天下午5点,他们开始一天的工作,根据治安情况,最晚要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下班。

  当天,记者从下午6点跟踪采访小胡小组至第二天凌晨两点。仅12日一天,小胡小组就开车在辖区里行驶了280多公里。在重点监控路段,前前后后来回巡逻了31圈。

  成都的夜色里,像他们这样的小组,随时都有好几个。“小胡们”在辖区里四处“转悠”,鹰一样紧盯着夜色下街道上每一个角落。“电台通报哪里出事了,最近的小队就赶过去。远的就根据信息注意观察、追踪。”

  在巡查中,他们对辖区里有些什么“熟面孔”了然于胸。“刚才那个戴帽子的,以前因为抢东西被我们抓过。”当晚10点半,小胡突然指着窗外的一名男子,让车子跟上去。这名男子在当晚已经是第三次出现在某个小区附近,小胡记得很清楚,这名男子有犯罪前科。他有些怀疑,男子是踩点准备下手了。小胡和队友赶忙下了车,装作若无其事的跟在男子身后。直到男子走了四五百米进了一家网吧,他们才重新上了车,继续巡查。小胡说,“我们基本对辖区里的‘重点人物’都心里有数。出现新面孔也能马上察觉。”

  鹰眼

  “猎物”驾车狂奔 紧盯40多公里将其拿下

  就是在这样的不断重复的追踪中,小胡和他的同事一次次地发现“猎物”。12月8日晚上8点20分,电台通报了一起拉车门抢夺案,嫌疑车辆是一辆黑色迈腾。小胡发现电台中报出的位置,就在他们的辖区内。

  他们开着车巡查到当晚9点左右的时候,小胡突然发现前方的一辆车,符合嫌疑车的特征,于是跟了上去,并紧急通知了指挥中心,呼叫支援。当时天色已晚,他们不能跟得太近,只能靠着车灯和周围的灯光,一路从川藏立交跟踪这辆车到中环路,一直跟了40多公里,

  在中环时,在发现自己被盯上后,黑色迈腾车以120公里的时速在市区道路上狂奔,沿着中环路从武侯区跑到了锦江区,再穿过二环路到了临江中路。这时,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的6辆便衣警车一起围堵,最后在临江中路围堵住这辆车。

  事后,在媒体报道后,许多市民大呼“拉风”,称这是真实版的“警匪大片”。“但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小胡笑了笑,一边说话,一边继续盯着车窗外的街道,“我们跟着这辆车追了大半个成都,40多公里路,在临江中路把这辆车拦下后,劫匪还在驾车冲撞前后6辆车,和我们对峙。”

  这辆黑色迈腾车上有3名男子,当晚8点20分左右,在武侯大道拉车门抢走一个开车的市民放在车内的手提包后,开车绕了大半个成都试图逃跑。在临江中路被拦下来后,依然暴力冲撞警车。晚上10点20分,民警合力将迈腾堵住,将车内两抢包男子挡获,而驾车的男子在连续撞了多辆警车后,开上绿化带突围逃走,目前还在追捕中。在这次行动中,警方不止一次鸣枪示警,而在黑色迈腾车冲撞警车时,也有民警受伤。小胡说,在工作时,虽然不至于每次都这么“夸张”,但是暴力抗法的情况,其实常常遇见:“抓人的时候对方掏刀子,或者人比我们多的时候一拥而上殴打我们,都不少。”正是因为做便衣,必须要有一双随时能发现状况的眼睛,他们有了一个外号“鹰眼”。

 [1]  [2] 下一页

上一篇:遂宁垃圾箱会“发短信” 装满前可智能呼叫清理
下一篇:【涨姿势】冬季烤火需注意 小心这些瓶瓶罐罐变“炸弹”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