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全面启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和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的逐步推进,为我省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新的机遇。发挥我省区位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提升我省对外开放水平,将云南建成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基地,促进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让更多企业‘走出去’”,成为云南企业的期盼。
据悉,为了支持这些企业,金融机构近年来不断积极践行跨境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发挥自己的国际渠道及跨境业务优势,为云南企业“外出闯世界”当好帮手。2014年上半年,广发行昆明分行实现国际结算量21亿美元。从2011年来,昆明分行的国际结算量逐年从4亿到9亿再到去年的16亿(美元),基本实现了“倍增式发展”。在云南省,今年该行的国际结算量跃居金融机构第五位;在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截至6月30日,该行实际收付达19.48亿元人民币,位居云南股份制银行首位。在外汇储备方面,去年末该行的增长率居全省金融机构之首,用实际行动和成绩,证明了自己支持地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决心。
“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改革创新跨境金融、特别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密切相关”,昆明分行副行长王保洲说。
据了解,2013年开始,应云南省政府的要求,广发银行昆明分行积极进行跨境金融改革创新,特别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渠道上的便利和成本上的节约。
王保洲介绍说,作为第一家与外管总局系统对接成功,为数不多的拥有离岸牌照的金融机构之一,广发银行已经能够为目前所有的“走出去”企业提供离岸结算、融资和在线离岸网银业务,并快速提供开户、收付款,境内外联动融资、转开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和离岸存款理财业务。另一方面。广发银行在境外有五六百家“代理银行”,可以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完成国际结算和跨境支付,“有时甚至低于国内的基准利率”,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专家表示,我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困难很大。企业走出去需要完善金融支持与服务体系,不仅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商业性金融机构也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提供贷款、结算、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的优势,不断完善金融支持“走出去”的服务体系,是我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条件。
目前,云南省的重化工、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正遭遇严重的经营困难。王保洲说:“助推企业走出去,也是金融机构的职责所在,下一将加大对这些“走出去”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此外,该行还积极开拓现代农业等业务领域。
该行贸易融资部总经理孙宾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农业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该行实行农产品进出口企业用出口退税担保等创新举措;在种植业领域,在红河州探索了和政府农业投资公司合作,用农投公司投入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作担保发放贷款,从而为企业“解资金之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