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在国家级贫困县市四川万源市,两个重点交通PPP项目竟沦为不法分子的"提款机"。施工方与业主单位沆瀣一气,通过"影子公司"上演资金腾挪大戏,3亿余元项目资金被疯狂套取,如同一场疯狂的资金掠夺,令人不寒而栗,导致民生工程濒临烂尾。更令人震惊的是,如此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竟在监管部门眼皮底下持续近四年之久!项目参与者实名多方投诉举报,至今未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任何解决方案。
一、重点工程成"唐僧肉":资金流水暴露系统性作案
记者获得的银行流水显示,2019年至2024年间,"万源至八台快速通道"和"铁矿至黑宝山道路"两个PPP项目资金,被施工方江西有色建设集团(下称江西有色)与业主单位万源市恒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恒源公司)、万源市源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源台公司)通过精心设计的"资金迷宫"层层转移:
1.虚构交易链条:以支付混凝土加工费、劳务款为名,将资金转入宏信公司、瀚飞公司等"白手套"企业账户,到账后立即发出指令,分拆转出至指定账户,单笔转账间隔最短仅17分钟;
2.资金去向成谜:超8千余万元流入万源市正丰商贸等多家关联公司,其中有百万元转入自然人袁丹私人账户,另有逾亿元以劳务费名义洗白;
3.作案时间跨度:非法操作贯穿项目全周期,最早可追溯至开工当月(2019年9月),最近一笔发生在2024年1月。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违规,而是有预谋的职务侵占!"财务审计专家张明(化名)指出,资金转移呈现"快进快出"、"多级跳转"等典型洗钱特征,相关方可能涉嫌《刑法》第271条职务侵占罪、第382条贪污罪。
二、监管集体"装傻":三级预警机制全线失灵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该项目设有三重监管防线却形同虚设:
1,项目公司层面:万源市恒源公司、万源市源台公司作为业主单位,本应履行资金审批权,但其负责人(两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春茂却深度参与作案;
2,万源市交通运输局等监管部门,对PPP项目资金流向未实施有效监控;
3,行政监督体系:万源市财政局PPP中心、审计局均未在历年检查中发现异常。
"每笔超百万的工程款支付都需附工程量确认单,如此明显的资金异常竟无人察觉?"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PPP项目研究中心主任梁晨质疑。记者调查发现,涉事项目甚至出现过"劳务公司成立次日即获千万拨款"的荒诞情节。
三、民生工程"烂尾"风险,群众为腐败买单
目前,资金被掏空的恶果正在显现:
——工程严重延误:万源至八台快速通道项目延期7个月通车,铁矿至黑宝山道路项目已超期2年仍未完工;
——欠薪引发群体事件:2023年春节前,300余名农民工围堵项目部讨薪;时至今日,因该项目拖欠巨额材料费、机械费,参与各标段、工区施工老板多人已被列入征信“黑名单”,企业濒临破产,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施工班组多次围堵项目部,激发种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这条路是我们出山的唯一希望,现在成了'半拉子工程'。"黑宝山镇村民李建国(化名)告诉记者,原本承诺的2023年通车已成泡影。
记者观察:当监管者沦为"守夜人"
此案暴露出PPP模式在县域治理中的三大黑洞:一是"熟人社会"下权力的寻租空间大,二是专业监管能力不足,三是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导致责任虚化。3 亿多资金被如此轻易地非法套取,相关监管部门却形同虚设。他们是真的毫不知情吗?还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选择了沉默?这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腐败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必须用"带电的高压线"守住惠民项目的资金安全,对胆敢伸手者严惩不贷。
截至发稿,万源市交通运输局与万源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已经联合成立调查小组,对利用劳务公司套取工程专项资金3亿余元的问题进行调查,但拒绝透露具体进展。业内人士认为,该案涉及资金数额巨大,参与单位层级复杂,必须提级立案调查,用刮骨疗毒的决心揭开内幕。媒体将持续追踪事件发展。(记者 张明)
原文来自腾讯:https://page.om.qq.com/page/O_6mWK2CxOtOnOelaqlZB8L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