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25日讯(记者 戴璐岭)近期,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组织开展“居民食品安全调查”,调查显示,假冒伪劣产品是成都市民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倍受市民关注,数据显示,成都受访市民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为假冒伪劣产品,占比为70.6%、其次依次为病死家禽68.8%、食品污染57.5%、食品过期变质55.6%、添加剂53.8%、注水猪肉52.5%、转基因食品51.9%,也有1.3%的受访市民表示不能识别问题食品。
市民采购的食品主要来源于住家附近的农贸市场,其监管力度还需加强。当问及您家周围农贸市场有无食品监管人员,监督岗、举报电话等问题时,83.8%的受访市民没有看到有监督岗;76.3%没有看到有监管人员;70.6%没有看到农贸市场周围有举报电话;10%的受访市民既没有看到监管人员也没有看到监督岗和张贴有举报电话;另有48.1%的受访市民表示不清楚。
成都市民最关心食品生产环节和市场监管
此外,根据调查显示,成都市民认为食品安全最大隐患来自生产环节,食品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监管不到位。
44.4%的市民认为当前食品安全最大隐患来自生产环节,36.7%的市民认为来自监管环节,18.9%的市民认为来自流通环节。
市民认为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监管不到位,74.4%的市民认为是处罚与利益不对等,68.8%的市民认为是市场准入执行不力,52.5%的市民认为是检验标准不完善、检测技术落后,还有35%的市民认为是居民缺乏食品安全知识。
七成成都市民不知道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成都市民不知道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且在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优先选择通过向新闻媒体曝光解决,表明政府有关部门在食品监督和食品安全法宣传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力度。
在问及“你是否知道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时,高达72.5%的受访市民表示不知道,仅有19.3%的表示知道,还有8.1%的表示不关心。
在问及“当你遭遇食品安全问题会如何解决”,75.0%的受访市民表示会求助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58.8%的求助市质监局,56.9%的求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0.0%的求助市工商局,0.6%的选择求助商务局或其它机构。
成都市民对食品安全法知晓度有待提高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以公众直接登录和意见寄送两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为掌握成都市民对食品安全法的知晓度和修订草案参与度,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对全市千余市民开展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知晓度不及40%,参与该法修订建言的更少。同时,受访市民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知晓度仅为38.8%,其中,参与修订草案建言仅占受访市民的3.8%,而受访市民评价“您及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程度却高达95.5% ,其中,回答“非常担心”的受访者就达六成以上,形成较大反差。
通过调查结果推算,成都市民过六成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超过九成未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发表意见。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贯彻,运用好市民自觉遵纪守法和不断提高防范意识的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