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调查 > 内容

四川宜宾:狠刹“四风” 立案查处典型案件27起
发布时间:2014-8-26 16:45:46   作者:佚名   点击: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26日讯(记者 董焦)四川新闻网记者自宜宾市纪委获悉,该市坚持聚焦“四风”边查边改,持续深入开展正风肃纪“13项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已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检查196次,查访单位1461个,发现并纠正问题230个,立案查处“四风”问题典型案件27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2人,在反“四风”、转作风中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建自上而下的查摆机制 群众可随手拍“四风”问题

  据悉,宜宾市坚持以上率下,从严查摆“四风”问题。在“六问六查”自查自纠“四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专场测评+手填表册+系统直录”的方式,在全市各个层面集中开展“千名企业家评环境、千名‘代表委员’评班子、万名基层干部评领导、万名党员群众评干部”的“四针对四评议”活动,广泛征求3.7万余名基层干部、群众和企业家意见建议3700余条,梳理“四风”问题29类、问题线索22件。

  同时,宜宾市委组织部、市委督导组分层分系统对全市县级领导班子及成员、中层干部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1370多人次,查摆出各个层面突出问题110余个;在全市选取100户企业,由市纪委监察局领导与企业主要负责人“1对1”开展深度访谈,对企业反映强烈、指向明确的12个问题随即进行立案查处。

  该市市委教育实践办还通过“正风肃纪随手拍”、“24小时民情热线”、“流动式知心话信箱”、“开放化民声茶馆”等方式,广泛调动群众参与监督;开发“随手拍”手机终端监督平台,引导群众运用手机,对党员干部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随时随地通过图片、音视频实时记录并上传举报。

  叫停11个“形象工程” 查处26个“小金库”

  针对查摆出来的“四风”问题,宜宾市坚决予以查处。该市税务、工商等部门,认真核查数据报表和工作报告,纠正虚报工作业绩等问题26件,叫停“形象工程”11个。

  制定“三公经费”支出标准和细则,压缩非必要预算开支,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借“红白喜事”大肆收受钱物问题29件、查处科级干部29人。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并联处理,曝光处理窗口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人员165人,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50项,42个市级部门平均审批提速80%。

  同时,市、县(区)47个检查组共对395个单位进行“小金库”问题重点检查,查出“小金库”26个,1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40人受到组织处理,8人被移送司法机关,通报了南溪区南溪镇畜牧兽医站私设“小金库”等3起典型案件。

  该市还按照“三分离”(行业协会学会的机构、场地、财务与行政机关分开)要求,对64个行业协会、学会存在在职公务人员兼职,194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在61个行业协会、学会兼职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同时,对部分行业协会、学会违规收取会费、培训服务费、拉赞助等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

  长效机制一抓到底 全市133个单位拟定承诺书

  据介绍,宜宾市将深化正风肃纪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始终。该市制定了《正风肃纪“9+4”工作方案》,在抓好省委9项专项治理基础上,针对群众反映突出问题,集中开展“小金库”、行业协会、市场中介、“会员卡”等4项专项治理。成立13个督导组,每个组由1-2名市委常委亲自挂帅。市委办、市政府办、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等11个单位牵头会同35个协办单位,制定13个专项方案。

  同时,由市委常委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作出“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的公开承诺。市直部门(单位)和县(区)党委、政府,重点围绕13项专项治理和“四风”突出问题拟定《公开承诺书》,并在市内媒体公示。目前,全市55个单位作出公开承诺,78个单位作出书面承诺。

  此外,该市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把推进正风肃纪作为教育实践活动重要督导内容,通过综合运用自查和督查、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明察和暗访等方式,深入细致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各级督查组盯住“五一”、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对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廉政提醒。通过公开通报和新闻媒体曝光典型案例,全市党员干部受到极大震动,有效发挥了警示警醒作用。

  

上一篇:四川德阳邀请网友“微”监督 随手拍成监督利器
下一篇:四川雅安:严控灾后重建楼堂馆所项目建设 减少3317平米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