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量大质优,更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全国产粮大县”、“云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三张名片,这些都是镇雄发展县域经济优势所在。
然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革命老区,基础弱、财政穷、一产不强、二产不盛、三产不旺是摆在眼前的客观现状。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如何布局,路在何方?
初秋走镇雄,一排排崭新的厂房、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一片片充满生机的农业示范园、一个个商气旺盛的集镇……让人感受到的是大雄古邦的蓬勃朝气与活力。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镇雄县用“四化同步”的理念与实践,勾画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谱写了县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四化同步”,新型工业化是“第一推动力”。镇雄县突出新型工业化的引擎作用,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资源优势明晰产业方向,以产业特色构建产业体系,以产业优势形成产业集聚,着力培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生物资源加工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强力打造现代生态工业强县。已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下辖“一园五片”,总面积34.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6家。 其中,塘房-泼机煤电煤化建材及配套片区10.2平方公里,坪上煤电煤化及配套片区6.1平方公里,五德大火地生物资源开发及加工片区6.1平方公里,以勒现代物流片区5.1平方公里,芒部松林煤化工、硫化工、页岩气化工、冶金片区7平方公里。
企业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产业的聚集、园区的崛起,为镇雄工业经济的发展积蓄了充足的能量。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要素向园区集约、服务在园区集成、特色在园区展现。在强大的集聚效应带动下,镇雄园区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去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0048.9万元。
城镇化建设,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镇雄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城镇朝着山坡走、田地留给子孙耕”的城镇化发展思路,统筹布局,以城带乡,合理确定县城与乡镇集镇建设规模、功能定位、保障体系,做到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重点特色集镇为支撑、乡村集镇为基础、村庄建设为补充的城镇化建设体系。
同时,按照综合型、工矿型、旅游型和商贸型分类,实施全县集镇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城镇建设与产业建设融合发展,推动水电路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生活配套设施,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
目前,《镇雄县县城建设总体规划》、《镇雄县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镇雄县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县城建设重点规划和27个乡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基本编制完成234个村庄建设规划和5232个自然村建设规划。全县27个集镇提升改造全面完成。建成新农村省级重点村40个、市级示范点4个。泼机、塘房、以勒、坡头、五德等集镇新区建设和33个“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