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达州8月29日讯(刘凌霄 朱娅菲 记者 陈连波)为偿还赌债,男子谎称能帮人办理社保,先帮助母亲办理“社保”布骗局;骗得大家的信任后,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办“社保”,先后诈骗18位村民约60万元。期间,蒙在鼓里的母亲竟帮助儿子介绍“业务”,从中收取好处费。近日,这对母子双双被警方抓获。
布局:孝顺儿子给母亲办“社保”
“妈妈,你办不办社保,我可以找人帮你办。”2012年5月的一天,在达州市达川区某司法机关工作的朱某,返回老家达川区赵家镇看望母亲,吹嘘其与通川区社保局某领导关系很好,“只需缴纳29000元,以后每个月都能领到800多元。”
听到儿子的话,母亲王某怦然心动,立即拿出家中的1万多元存款,并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凑足29000元交给了儿子。
很快,王某便得到了儿子已为其办理好“社保”的好消息,并收到一份存折和银行卡。果然,王某的账户上每月都能收到800多元钱。
帮忙:母亲收取好处费
“你去银行干啥子?”不久,王某拿着存折去银行取钱时,碰到熟人赵某问她。两人寒暄时,王某于告诉赵某,儿子朱某在通川区社保局有朋友,可以帮人违规办理社保。只需缴纳29000元,每月就能领800多元。王某同时说,因为是违规帮忙办理,所以拿不到“社保”本本。
眼看着王某拿着存折去银行取钱,又得知其儿子朱某在司法机关工作,赵某对王某办了社保及其儿子能帮忙办理社保的事情深信不疑。随后,“朱某能帮忙办理社保”的消息在当地迅速传开。许多村民纷纷登门拜访王某,请求朱某帮忙办理社保。
不久,便先后有17位村民找到王某,请求帮忙办理社保。期间,蒙在鼓里的王某也对儿子能够办理社保一事深信不疑,便大胆地向前来求帮忙的村民多收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好处费。王某和朱某母子二人一共收了村民约60万元。
事发:母亲抵房贷款还账
然而,到2012年底,王某及其他17位办理了“社保”的村民都没领到当月的社保金。村民们便纷纷找到王某和朱某,要求给个说法。朱某搪塞村民说,因为是违规办理的“社保”,可能某些环节出了问题,“你们先莫忙,要慢慢办理。”
有细心的村民前往通川区社保局查询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在社保名单上;而且,存折上的“社保金”是“现转”,而非“养老”。随即,村民们怀疑朱某兵骗了他们的钱,并向赵家派出所报案。
“如果办不下来,我一定将钱如数归还。”接警后,面对民警的调查,朱某依然声称钱已经交给朋友,正在想法帮忙办理“社保”;王某出面向村民出据了欠条,才暂时平息了风波。
直到今年8月,村民发现自己的“社保”迟迟没有办下来,再次找到王某“算账”,王某无奈抵押了自己的一处房屋向银行贷款20多万元,归还了部分村民欠款。8月5日上午,有村民向达川区赵家派出所报案,赵家派出所立即联合达川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展开调查。当日下午,朱某、王某被抓获。
原因:欠下巨额赌债设骗局
据朱某供述,前些年,他长期沉迷于赌博,先后输掉了上百万元,并欠下了巨额赌债。因为赌博,几年前妻子与其离婚;为偿还赌债,他还卖掉了达州城内的住房。
2012年5月,经朋友的指使,他萌生了实施诈骗的恶念,以尽快还清赌债。随后,经朋友帮忙谋划,他打着能帮人办理社保为幌子骗钱,利用自己的母亲当“托”,让母亲的经历令乡邻信服,再顺利实施诈骗。
诈骗得手后,朱某将骗得的钱部分用于偿还赌债,部分用于每月向村民的银行卡打“社保金”,部分用于自己挥霍开销和继续赌博。到当年年底,他再也无力给乡邻们的银行卡打“社保金”进行蒙骗。直至案发被抓,朱某还欠着近四十万元赌债。
据办案民警介绍,朱某实施诈骗的“幕后”还有同谋,警方已督促其同谋尽快向警方投案自首。目前,犯罪嫌疑人朱某、王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