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记者从市茧丝绸协调办公室获悉,我市蚕桑综合效益总收入已达10亿元,其中蚕农茧款收入6.5亿元,蚕桑综合利用开发效益产值达3.5亿元,蚕桑综合利用开发步入全国前列,名列西部地区第一。
据了解,我市蚕桑综合利用开发比较突出的是桑叶茶、桑葚酒、桑葚醋等。还可以将桑枝打碎了培育食用菌,每亩桑树每年可修剪1吨桑枝,1吨桑枝做成的食用菌菌袋可产食用菌600公斤左右,按照食用菌平均每公斤6元计算,1亩地的桑枝仅食用菌的收入就在3600元左右。今年在嘉陵区蚕桑基地种植的桑树结的桑果获得丰收,一些蚕桑合作社的桑农每家人采的桑果就卖了4至5万元。全市桑果基地达到2万亩,蚕农桑果收入达1500万元。
蚕桑综合利用是我市蚕丝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现在蚕桑综合利用开发还在起步阶段。市蚕业管理总站站长毛业炀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种植有桑树99万亩,蚕桑综合利用开发不足10%,因此整个蚕桑综合利用开发的前景广阔,效益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