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在国家三令五申保护民营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吉林省德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德卡公司")的遭遇却显得格格不入。这家曾为当地基建和就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民营企业,近年来深陷与吉林银行及当地法院的多起纠纷,德卡公司负责人实名指控:松原市中级法院部分法官存在枉法裁判行为,与吉林银行联手将企业推向绝境,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对法律公平与政策善意的公然漠视。
回迁协议变"天价补偿":法官主导下的"协议作废"疑云
德卡公司与吉林银行的纠葛,最早可追溯至2007年的一份《房屋回迁协议》。当年9月,德卡公司与当地两家信用社(后并入吉林银行)约定,以回迁安置方式解决银行商业用房需求。因扶余市住建局18年没有将华夏棚户区(华夏商场)剩余10户拆完,导致已搬迁的11户商户18年来无法按约定回迁,吉林银行就是其中已搬迁的1户,回迁计划被迫搁置。
为化解僵局,德卡公司主动提供了637.41平方米的一类商业用房供吉林银行营业使用,并于2009年提出以距离原址不到200米的新建四层全框架结构的"德卡城市花园11号商业楼"(建筑面积1741.6平方米)完成回迁。该方案不仅符合协议初衷,更获吉林银行的认可,因银行人员调动才没有完成置换。德卡公司因此将该商业楼留置至今16年未出售,错失了多轮楼市红利。
转折发生在2019年。吉林银行松原扶余支行突然向松原市中级法院提起诉讼,德卡公司要求于福桐庭长给与协调解决化解纠纷,于庭长却不同意,将回迁安置协议变成天价的货币补偿。德卡公司负责人回忆,主审法官于福桐在庭审中"刻意回避《房屋回迁协议》核心条款",径直将争议焦点转向"货币补偿金额"。
更令人震惊的是评估环节。据德卡公司提供的证据显示,银行原址其中一处华夏棚户区2007年至今已经18年扶余住建局没有拆迁完,导致银行起诉。现房产已"破败不堪、无商业价值",另一处因政府拓宽道路被占没。但于福桐庭长单方委托的评估公司却给出了"天价结论":华夏棚户区门市一层单价达29359元/平方米,在没有标的物的情况下竟凭空评出一层单价34937元/平方米,两处房产评估总价高达2198万余元,远超同地段新建商铺均价。
"这不是评估,简直是明抢!"德卡公司负责人愤怒地表示,协议明确约定"回迁安置",法官却强行变更为"货币补偿",且评估价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德卡公司直指,法官于福桐的判决完全站在银行立场上,"相当于用司法权帮银行撕毁合同,再逼我们用高价买自己早已备好的回迁房"。最终,法院依据该评估结果判决德卡公司支付2198万余元现金(案号(2019)吉07民初114号),导致企业直接损失超千万元。
30万欠息引发2亿资产查封:法院执行中的"选择性失明"
如果说回迁案是"温水煮青蛙",那么贷款纠纷则堪称"精准打击"。2007年,德卡公司以位于扶余市商业中心评估价值超2亿元的13026.12平方米商业用房作抵押(银行授信额度是1个亿)从吉林银行松原松北支行贷款1900万元,全额用于垫资建设县医院——这一项目后来极大改善了当地医疗条件,被列为"民生工程"。
多年来,德卡公司累计偿还吉林银行利息2900万元,远超贷款本金1900万元。2021年,受疫情及政府欠款影响,公司暂时欠息30余万元,随即主动说明吉林银行松原松北支行可从政府欠付德卡公司的2464万元的款项中扣划应付的本金和利息"。
然而,吉林银行松原松北支行在企业仅欠息30万的情况下就直接向松原市中级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1年4月,法院迅速查封了德卡公司价值2亿元的抵押资产;同年7月,吉林银行更是将该笔仅欠息30万的债权列为"不良资产"打包出售。
"这完全违背国家政策。"德卡公司提供的文件显示,2020年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受疫情影响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可予以展期或续贷。但松原中院执行局对企业提交的政策依据、政府欠款证明及执行款线索"一概无视",执意查封企业资产。
更蹊跷的是,法院在执行裁定中刻意淡化"政府欠款2464万元"这一关键事实而不去扣划。德卡公司负责人质疑:"明明有现金可以执行,法院却偏要查封我们的核心资产,这不是配合银行'趁火打劫'是什么?
从回迁案的"协议作废",到抵押2亿资产贷款案的"超标的查封",德卡公司认为,松原市中级法院于福桐庭长违背事实、枉法裁判去维护银行的利益,完全背离司法公正原则。目前,德卡公司已经实名举报,直指"吉林银行松原扶余支行疑似向法官行贿近百万元",请求相关部门对法官枉法裁判行为立案调查。
"我们企业先后遭遇:松原中院于福桐庭长违法评估,将吉林银行回迁协议变成天价现金补偿。在疫情期间仅欠息30万,吉林银行松北支行就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价值2个亿的资产超标的查封,之后银行纳入不良资产将债权出售。2007年的华夏棚户区,扶余市住建局至今仍有10户没有拆完,导致已经迁走的11户至今不能“回家”,吉林银行的两起案件均因扶余市住建局没有完成拆迁而引起。企业因此举步维艰、濒临倒闭。我们不怕困难,怕的是司法不公和扶余市住建局不作为。"德卡公司负责人的话语中带着疲惫,却透着坚持,"国家的好政策不能被地方歪风消解,我们维权到底,就是要讨回一个公平,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作为招商引资进入扶余的民营企业,德卡公司曾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参与棚户区改造,解决了2000多人就业,上缴利税5000多万元。如今,这家曾获当地政府表彰的"功勋企业",却因系列争议判决濒临倒闭。
目前,事件仍在等待相关部门调查结果,媒体将持续关注。(记者肖扬)
相关文章:
吉林一企业反映多重困境:18年棚改未竟、回迁协议竟变天价补偿!
原文来自腾讯:https://page.om.qq.com/page/OsN0lbrJh0QTurzPwXm3qeVw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