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山马边,孩子们坐上了“雷雷号”校车。
退役足球运动员高雷雷2012年捐赠的校车,昨日在乐山马边投入使用
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乡,距乐山市约160公里,地处偏僻的小凉山腹地,在9月1日这天迎来了个新鲜事。经此的省道103线上,一辆橘黄色的“大鼻子”校车几乎引起轰动。它叫“雷雷号”,是该县历史上第一辆标准校车,由已经退役的足球运动员高雷雷捐献。在闲置了1年9个月后,“雷雷号”终于在新学期第一天正式上路了。
拉了近20个娃娃
9月1日是马边县中小学生新学期开学报名第一天。早上8点,“雷雷号”从劳动乡中心小学出发,按规定线路前往约6公里外的红心桥接学生。作为全县首辆校车,鲜艳的颜色、大大的“鼻子”,以及车身上“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高老师”的标语都为它赚足了回头率。
早上8点15分左右,“雷雷号”抵达红心桥。由于时间尚早,而且是开行第一天,知道有校车接送的学生还不多,只有3名学生在此等待。接上3名孩子后,“雷雷号”调头返回学校,在距学校约2公里的下坝站,又接到了10多名在此候车的孩子。第一次坐校车,孩子们格外兴奋,在车上东摸摸、西看看。8点35分左右,“雷雷号”顺利抵达学校,同车的陪同老师先下车,再挨个将孩子们牵下来。
方便90人上放学
此时,报名即将开始,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到校,“雷雷号”便没有再跑第二趟。“以后正常运行了,计划每天上下午各2到3个来回。”劳动乡中心小学校长李建明说,按校车核载30人来算,可以方便90个孩子上学、放学。以前,住在红心桥附近的许多孩子,需要家长送或者自行走路约4公里,到下坝站后再乘公交车到校,校车将极大方便这部分孩子和家长。
但校车只有1辆,而全校约有700名学生,哪些学生需要坐校车,可以享受校车呢?“报名结束后将研究确定。”李建明说,该校住校生有近300人,剩下的400余名学生中,大部分住在学校至红心桥沿线,这也是“雷雷号”设此段为运行区间的重要原因。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