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作为工业城市,六盘水围绕“立足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农民、跳出农民抓农民增收致富,立足农村、跳出农村抓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今年上半年,该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51亿元,增速全省排名第一。
据悉,所谓“3155”工程(3个100万和5个50万工程),即到2018年发展100万亩猕猴桃、100万亩茶叶、100万亩以核桃为主的干果,50万亩商品蔬菜、50万亩草食畜牧业、50万亩中药材、50万亩刺梨(含特色经果)、50万亩红花油茶(含花卉、苗圃)。
六盘水地处乌蒙山区,喀斯特地貌突出、山高坡陡、石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少,农业生产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2.89亿元,绝对数在全省挂末。
如何让农业走出困境、实现突破?六盘水决策者认为:六盘水不是粮食主产区,农业之长在于“特”。
为此,六盘水提出大力实施“3155”工程,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高效农业,走一条生态、高效、富民的喀斯特山区农业发展路子,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截至目前,六盘水已实施“3155”工程81.44万亩,调减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38万亩,平均亩产值从1090元提高至3550元,预计今年可增加产值20.79亿元,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10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