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 学成报国——第九届北大学子面对面”交流会现场。
北大“保安哥”甘相伟还带来了自己的书送给现场同学。
云南网讯(记者 念新洪)9月2日,曾经鼓舞了很多人的北大“保安哥”甘相伟,以及佳日一史、李金玺、何仲华、陈候清、段陶然、吕绚黎6名云南籍北大学子齐聚昆14中,与高中生们展开面对面交流,分享学习经验、讲述求学故事。
“看到你们的眼神,我又想起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交流会中,甘相伟向台下的高中生们讲述了自己几近传奇的求学故事,2007年来到百般眷恋的未名湖畔,在北京大学当上了一名保安,5年里,在工作之余旁听北大的课程、讲座,并与师生们进行广泛的交流。2011年,其著作《站着上北大》出版,时任北大校长周其凤为其作序……甘相伟用自己的经历勉励现场学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八方友、成大气候!”
来自丽江的北大12级历史系学生佳日一史,从自己高中同学的例子讲起,“我后桌是一个女生,一直很爱美,就喜欢涂指甲油、化妆,也不好好学习,成绩在年级900多名。但高三最后一个月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指甲也不涂了,每天都很认真地学习,有时候课间我都去玩了,她还在做题,就这样,最后考上了很不错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佳日一史以生动的例子告诉在场同学,只要肯努力,提高是很快的,鼓励同学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今年刚被北大数学系录取的会泽籍学生何仲华,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给出了几点经验之谈,“不等待,不指望,要自强!”“多想一步,做题不要只看答案,更要注重训练自己解题的思维、逻辑!”
北大14级工商管理专业的李金玺不仅是个学霸,还是运动达人,平时很喜欢踢足球,还是学校街舞社副社长,即使高三时也没有放弃体育锻炼,“高三有些同学体育课留在教室做题,甚至连课间都不动一下,这是不正确的,高考不仅需要脑力,还需要体力!”
今年被北大国际政治专业录取的段陶然则说,高中一般都会以谁睡的晚为荣,但披星戴月式的学习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同样,今年被北大环境科学专业录取的陈候清也说,学习应当张弛有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今年被保送到北大哲学系的吕绚黎也说,“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不要盲目跟着别人的节奏走!”
本次“北大学子面对面”活动,由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昆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活动旨在让北大、清华的学子在离开家乡前,将他们的学习经验、做题方略、学习模式告诉昆滇的学弟学妹。自2006年以来,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九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