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调查 > 内容

抗日英烈陈绍堂:血洒黄河之滨的抗日名将
发布时间:2014-9-3 7:40:39   作者:佚名   点击:

邻水城郊灵宝山,石壁上关于陈绍堂的石刻,是其留存家乡的唯一纪念。

  四川新闻网广安9月2日讯(吕清辉 记者 邓成满 摄影报道)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在该名录中广安邻水人陈绍堂赫然在列。

  川东北一隅的邻水县城南镇灵宝山,两水潆洄,山崖耸峙,人文景观遗物尤丰。现存石刻遗址及宋代前后三座石桥,十一幅古人题刻,其中楷书石刻“还我山河”几个字非常醒目,似乎在默默讲诉抗日英雄陈绍堂的故事。

  不畏强暴 铁汉子毅然从戎

  9月2日,邻水县史志办主任丁禹强通过查询资料向四川新闻网记者介绍,陈绍堂,生于1897年,邻水县王家乡鼎子寨(今王家镇白鹤村)人。其早年,陈绍堂家境贫寒,流落街头,其生性耿直,从不畏强欺弱,故得到王家乡绅“九老爷”赏识,遂赠与枪支以助闯荡。有了枪,他邀约了两三个穷兄弟于邻水、大竹、垫江三县交界区域劫富商、抢土豪,再购枪支武装自己。因忧于当时的所处区域武装派别复杂,居中较难生存,更想成就一番事业。于是决定带上愿随的兄弟投身到了李家钰部,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时值四川军阀混战时期,陈绍堂随李家钰历次征战,作战勇猛顽强、身先士卒,且指挥独特有方。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1925年7月15日,陈绍堂担任四川省夹江县驻防团长兼夹江县知事,因邓锡侯参与刘湘倒杨(杨森),令所属四川陆军第一师(李家钰师长)加入战斗。8月13日,陈绍堂集结部属随其转战荣昌、内江、仁寿、成都。同年参与争夺防区之战,李家钰因此占有了遂宁、安岳、乐至、潼南等县。1927年,四川陆军第一师得邓锡侯鼎力相助,易帜“四川边防军”,李家钰自任总司令,并脱离邓锡侯的28军。陈绍堂又随之参与了李部和刘湘、刘文辉,甚至和邓锡侯之间的军阀混战。1931年四川边防军改番号为47军,陈绍堂升任第104师第三旅少将旅长,同年,蒋介石将47军缩编为新编第6师,陈绍堂任该师独立旅旅长。1932年,爆发“二刘”(刘湘、刘文辉)之战,陈绍堂亦卷入其中,随李家钰攻入刘文辉防区,生擒刘文辉,弑杀石肇武。同年,在通江、南江、巴中、仪陇、营山、蓬安区域,他也参与了李部和红四方面军徐向前部的战斗。1934年,陈绍堂任边防军第四混成旅旅长。在仪陇攻防战期间被红军包围,损失惨重,险被全歼。1935年陈绍堂复任四川边防军104师第三旅旅长。驻防四川清溪县(今汉源县)大树堡,期间他带领官兵为当地群众修筑了一条用于灌溉农田的水渠,被称之为“兵工堰”。7月,进入军官训练团接受军政训练。1936年2月27日,被正式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抗日英烈李家钰:为国捐躯的抗战英雄
下一篇:抗日英烈乐以琴:“飞将军”长空击敌名存青史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