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念新洪 李承韩 实习记者 武铭芳)9月4日,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高考将不再区分文理科,而高考成绩由两部分决定——统考的语数外,以及3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从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生物中自主选择)。
今年秋季新学期,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将率先启动高考改革试点,而在未来的几年里,包括云南在内的全国各省市也将迎来高考改革。
对于“新鲜出炉”的改革政策,记者随机走访了昆明4所中学的50位高中生,其中赞成文理不分科的占到五成,理由主要是学得更全面、选择性也更强;而反对的声音则认为学得太多,压力会更大。而接受记者采访的几名教师,一方面均表示改革更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指出,应当权衡好学业水平考试的难度,否则科目增加将很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学生负担。
【政策速读】
亮点一:不分文理科,统考语数外
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亮点二:英语考两次
统考的三大科目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亮点三:高校录取将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也就是说,将来高校的录取,除了看统考及学业水平考试6科的成绩外,还将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参加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等。
【马上就访】
学生:
昆明五成高中生赞成文理不分科
记者于9月4日在昆一中、云师大附中、高新一中、昆五中4所学校随机采访了50位高中生,对于高考改革后将不再区分文理科,而采取统考语数外+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做法,一共有25名学生表示赞同、19名学生表示反对,另外还有6名学生表示中立或无所谓。
赞同的学生,理由主要是学得更全面、灵活性也更强,可以发挥所长,“比如有的人历史不好但是政治、地理和化学不错,就不必纠结选文科还是理科,这样下来高考成绩也更具有竞争力!”师大附中的小李告诉记者。昆一中的小张则说,总是学理化生也挺枯燥的,“加点文科的多有趣!”此外还有学生认为,文理不分科,在填报大学和专业时选择面更广,而且现在很多专业是文理知识都需要的,进入学校也会更容易适应。
而反对的学生则认为,除了语数外还得学14门,实在太多,精力难以集中,“我初中就是这样,要考11门,学下来自己觉得效果并不是很好!”昆一中的小刘告诉记者。昆五中的陶鑫则认为,文理科不细分会导致学习的专业性就不强,“原本的文理分科就是按照文理专业需求的知识体系来划分的,如果你多余的去学文科而缺失了某项理科的学习,反而得不偿失,找不到自己的专长。”
还有学生认为改不改都无所谓,“我理科明显强过文科,以后也必然会选理科类的专业,所以不管分不分科,最后我选入高考成绩的科目还是化学、物理、生物!”昆一中的一个学生告诉记者。此外还有少数持中立态度的学生,“现在很多细节都还没出台,比如学业水平考试在什么时候考、难度如何等等,所以得看具体的方案,还有实施情况,目前不好说。”
此外,对于“英语考两次”这一改革措施,调查中几乎呈现了一边倒的趋势,50名学生中只有4人反对,其他的都表示赞同;而对于高校录取时将参考综合素质评价,50位学生中一共有32位赞成、14位反对、4位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