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5日讯(记者 李丹)历时半年的第三届“成华好人”评选活动于近日揭晓,清洁工罗菊香、机关干部钱建国等10位市民获此殊荣。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华区第三届“成华好人”表彰会上获悉,本届评选活动共有10多万人次参与投票,在全区掀起发现善行义举、传递正能量的新热潮,一个个老百姓心中的“好人”不断涌现,成为引领文明新风和社会风气的典型代表。
成华区文明办主任陈庆睿介绍,在广泛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中,区上先后有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人获得感动四川十大人物荣誉称号、6人被评为成都市道德模范、15人被评为四川好人、19人被评为成都好人。
10万人参与投票
选出身边心中“好人”
今年3月,成华区启动了第三届“成华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发动市民立足“平凡人、身边事”,从熟悉的人群中推举好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以此引导社会崇德向善的风气。此次评选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五大类,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市民群众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特别是投票阶段尤为“火爆”,近100名候选人共收到选票超过10万张,其中纸质选票2.7万张、电子选票8.1万多张。
据成华区门户网站统计,第三届“成华好人”网上投票专栏每天点击量达数千人次,日均接到投票2000人次左右。经过推荐、投票等环节,巡警朱柏奇、清洁工罗菊香、党校干部钱建国、医院院长张聂、公司职工董德华等10人最终被评选为“成华好人”。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道德的时代内涵,彰显着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大家学习的榜样。”陈庆睿表示,评选“成华好人”是该区进一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先进典型,弘扬道德风尚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先后涌现了救水女侠吴永秀、孝心婆婆刘景慧、学雷锋标兵李婷华、自学明星苏超前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本届评选活动把视角更多地投向“凡人善举”,确保推选出的好人可信、可亲、可敬、可学,以点带面,辐射影响更多的人崇德向善,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从幕后推向前台
广泛传播“好人”正能量
在成华区举行的第三届“成华好人”表彰活动中,还邀请了《成都榜样·中国好人》基层巡讲巡演团以及成华区往届道德模范、成华好人代表进行文艺巡演,通过以“好人”为原型创作的文艺节目,宣传善行义举,带动更多的凡人善举,营造了身边“好人”辈出、“好人”备受敬重、“好人”引领示范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让“好人”走进百姓生活,推动先进典型从幕后走向前台,成华区在对评选出的身边好人通过张榜颁证、登报立档等方式进行隆重表彰的同时,还将他们推上百姓故事会、道德讲堂讲台,释放“好人”正能量。此外,成华区还充分挖掘好人好事闪光点,整理汇编成册,通过报纸、网站、电视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好人”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明星”。
“好人”故事
弱肩挑重担
人物:罗菊香,女,50岁,圣灯街道东华社区清洁工
1996年的一场车祸,罗菊香失去了6岁女儿,丈夫也因此手臂残疾。2006年6月,丈夫遭遇第二次车祸,导致脚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接着婆婆离世,她担当起了照顾卧床的丈夫和年老体弱的公公的重任,数十年如一日,她含辛茹苦,不离不弃,用自己双手支撑起了全家。
热心捐资助学
人物:钱建国,男,52岁,成华区党校教务二科主任科员
年逾五十的钱建国,不仅热爱自己的工作而且也是一位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好心人。从2003年起无偿资助甘孜州茂县曲谷乡的羌族学员罗柏贵读完大学。不仅资助了罗柏贵整个大学期间的生活费,还无微不至地关心他,让远离家乡和亲人的罗柏贵享受到家庭的温暖,直到他走上工作岗位。
拾金不昧风格高
人物:董德华,男,61岁,成都市龙潭装卸运输服务公司
2013年3月董德华在龙潭街道龙锦雅苑小区门口捡到了一个装有4万多现金和银行卡等物件的皮包,他面对金钱冷静处理,并没有因为无人知道而据为己有,而是主动通过身边的亲戚和朋友找到了失主,及时归还,体现了一个党员应有的高风亮节和拾金不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