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5日讯(记者 沈杏怡 整理)前晚播放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33、34集中,邓小平提出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的想法,并嘱托习仲勋,“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
在中南海怀仁堂里,邓小平与李先念、习仲勋、陈云等人在一起,就如何利用广东有利的地理条件,发展经济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习仲勋在会上说:“希望中央让我们广东先走一步,利用广东毗邻香港的有利条件,搞出口加工区。这些年,那地方政府被绑得太死了,芝麻大的事,都要中央层层地审批,好不容易批准了,机会就错过了。比如我们广东,毗邻港澳,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但这些年,却一直裹足不前。一句话,我们这边没有搞好!如果中央给我一点政策,我一定能把广东的经济搞上去。利用广东的区位优势,搞一个出口加工区,发展上去没有问题。”
习仲勋的话一出,引起了一场讨论,有人支持,也有人有所顾忌。会后,习仲勋和谷牧,与邓小平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谷牧: 三十年代,陈济棠主政广东期间,对广东的发展颇有建树。他就讲过,广东情形特殊,毗连香港、澳门,还有众多的华侨,中央的决策和所颁布的法令,未尽适合实际,应该有所损益呀。
习仲勋:这陈济棠作为一个旧军阀,尚能改革陋习,刷新政治,造成新模范广东,我们共产党没有理由做不好!
邓小平:这就是信心。任何事情啊,只要有信心就好办。你今天那个汇报啊,不错,谷牧同志啊是力挺你的。
谷牧: 说实话,在社会主义国家搞经济试验区,确实是史无前例、开创性的实验。今天会上争论很多,大家还有很多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呀。

邓小平:从全国来说啊,这个广东啊,它是很特别。我支持你们广东啊,放开手脚干,不试一试、不闯一闯,要想把经济搞上去啊,我看不行。但是不要怕,对别人的议论啊,我们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闯出一条路来,说服力就有了。
谷牧: 广东要实验,叫什么名字那是很有讲究的,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嘛。国外的有叫出口加工区的,有叫自由贸易区的,还有叫投资促进区,叫什么的都有啊。我们叫什么合适呢?
邓小平:就叫特区,过去啊,我们在陕甘边区的那个时候啊,就叫特区,当然,那个叫政治特区,现在广东啊,就叫经济特区,好不好?
习仲勋:经济特区?这个名字好,就叫经济特区。
邓小平:其实叫什么名字无关紧要,最要紧的还是赶快干起来,赶快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我们拿成果说话。那个,招商局的报告我看了,在深圳宝安呐,划出一片地的那个想法,不错,我同意。你们尽快搞一个方案出来,可以参考新加坡裕廊自由贸易港的那个建设,你跟王秘书联系一下,看一下那个自由贸易法,值得学习。
邓小平:凭什么要自己束缚自己啊,道理何在呀。所以呀,我是支持你们,在广东开出一片地来,那个想法很好,不过呀,我要告诉你,中央拿不出钱来,全靠你们自己,去杀出一条血路出来。
旧思想的束缚,在建设经济特区时,再次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也让邓小平意识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他与胡耀邦就平反冤假错案的事情,这样讲道:
邓小平:最近呐,有些风言风语,对中央的政策呀产生质疑,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呐还没有结束,不少地方需要补课啊。
胡耀邦:您说得太对了。党校正在发起解放思想补课的号召,要把真理标准的讨论切实深入地推到基层当中去,我们在平反冤假错案的过程当中,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不但进展缓慢,还非常棘手。
邓小平:这最重要的,还是要解放思想。耀邦同志,大量地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要抓紧进行,没有错的,要来个一风吹!
胡耀邦:一风吹好!我们还要大风吹,不要小风吹。
邓小平:是啊,有什么不能大胆的?就是要解放思想,说到解放思想,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展经济,你发展经济怕什么?老百姓生活好了怕什么?天又塌不下来。
胡耀邦:广州发展经济特区就遇到很大的阻力,好多干部都担心走回头路,怕又搞成资本主义了。
邓小平:所以说旧的思想在束缚我们,手也不敢伸,脚也不敢迈。不解放思想,香港的商人呐,他怎么会到你这里来投资啊,不打破传统的束缚啊和条条框框,那是不行的。
胡耀邦:改革开放,我们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