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经纬 > 内容

订单锐减让厂家中途“收刀” 月饼节前“闹饥荒”
发布时间:2014-9-9 11:56:22   作者:佚名   点击:

  9月8日是中秋佳节,家家户户的月饼也都摆上了餐桌,对于成都的多个月饼生产厂家来说,今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在多项政策规定之下,送礼之风有所遏制,月饼销量也是节节下滑。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今年的月饼市场,跟往年都不一样!月饼厂家中途收刀,后来月饼‘闹饥荒’,最后几天有人卖18盒月饼赚了12000元,我都惊讶了,市场规律硬是出人意料。”业内人士吕先生感慨道。

  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最后几天月饼“物以稀为贵”的局面并非个例,前期惨淡的市场销售让一些厂家在规划产能时颇为谨慎,当高峰真正到来时,却无货可补。

  今年月饼有点怪

  最后几天“有货的都笑了”

  “今年市场确实不好,但是有些厂家没有赌最后几天,到最后,有货的都笑了。”月饼经销商吕先生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例子。

  前不久,一个朋友在宴请生意上的伙伴时,为了买到某品牌的月饼礼盒,线上线下、业务员都找了,最后只好花高价买了18盒。

  “进价差不多500元,市场价900多元,最后买价上涨到1200元,这18盒让卖主赚了12000多,物以稀为贵嘛。”吕先生笑着说,今年的市场有点怪,因为前期销量不好,很多月饼厂家早早就结束了月饼生产工作,“但越到最后,市场却闹起了饥荒。”

  客户们“反扑” 厂家无货可补“措手不及”

  作为一家知名月饼生产企业的市场负责人,刘朋也感受到了今年市场的变化。

  “沙湾月饼节期间,前五六天市场上人都没得,工作人员比顾客多,销量差不多只有去年的一半,没想到的是,在后半截突然就涌进来很多客户,最后一天闭馆(7日),竟然人满为患,有的散装月饼刚拿出来就被抢完了。价格也上去了。”刘朋说,今年的销量前后反差太过明显。

  而正是这样的前后反差,让他们也出现了后期无货可补的局面。

  “由于前期的订单非常少,今年在生产上非常谨慎,生产多了又怕浪费,所以还是比较保守。”刘朋说,没想到后期月饼销量开始上涨,来了个措手不及。

  他告诉记者,临近中秋节的几天里,经销商、直销点都是一样全面断货。沙湾月饼展销点上,因为没货了,展位也不得不减少一半。

  “如果我们今年的货跟得上,总体销量应该跟去年差不多。”刘朋说。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人民日报为“福利月饼”代言: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
下一篇:回访四川“常回家看看”首案:79岁老人一个人的中秋节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