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自建丽 实习生 李秋霞)9月13日,云南省首届“翰文杯”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在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举行,培养云南省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
此次大赛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云南省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旨在通过一天的比赛,给全省开办康复治疗学专业及康复治疗技术的高校及师生提供一个可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进和推动云南康复治疗教育水平的提高,培养康复治疗专业的人才。
学生:能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碰到哪里,你就告诉我好吗?这里是哪里?”“右脚大拇指。”正在参加专科组比赛的选手拿着一根棉签,在一名左脚受了伤的病人身上轻轻地点了几下。当得到病人的正确回答后,他又将棉签移到右脚:“这里呢?是哪里?”躺在床上的病人轻声地说:“右脚小拇指。”这名男选手通过询问、测量等方法,用时约17分钟完成了对病人骨骼肌肉和运动健康的检测和康复治疗。
正在备考的学生马海云说:“希望通过比赛加强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为我去福州中医药大学参加第二届康复治疗大赛打基础。”
教师:比赛首次采用“标准化”病人
据介绍,此次比赛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组,本科组除了要进行和专科组一样的心肺站点、神经站点、骨骼肌肉和运动站点三个项目的比赛外,还要进行儿童站点、骨骼肌肉站点和神经站点三个运动治疗项目的比赛。
昆医附二院教学部陈老师说,此次比赛有两大亮点,一是云南省首次举办这样的比赛,二是比赛采用了“标准化”病人。陈老师解释到,所谓“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
“采用‘标准化’病人优势颇多。”陈老师进一步补充说:“‘标准化’病人可以对参赛者的表现进行反馈,同时可以进行医患沟通,缓解医患关系。”据悉,此次比赛的“病人”由康复治疗学专业的研究生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