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张成铭 陈应国)“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工,不仅供吃给工钱,来回都有车来接送。”提起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云南祥云乡土种植农民合作社打工的几名来自祥城镇禾乔村的妇女便赞不绝口。
近年来,祥云乡土种植农民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承租土地570多亩,以现代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的形式,在种植基地建成了蓄水池、水塘,在田间地头配置了水管、沟渠和道路,建成大棚50多个,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棚成群”,每年各个时期,盛产的番茄、辣椒、香葱、茄子等时鲜蔬菜和多种品种的瓜果陆续上市,不但丰富了临近居民们的菜篮子,并且有不少蔬菜送进了龙头企业的工厂加工后销往北方城市的超市,为打造祥云特色蔬菜品牌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祥云县不断创新模式服务农村商品流通,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来突破制约发展“瓶颈”,拓展服务“三农”的主渠道,促使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31家,联通农村群众买难卖难“最后一公里”,并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面对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祥云县紧紧围绕服务“三农”的工作目标,以“新网工程”和“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为载体,通过改造、培育和引进等多种方式,培育特色,打造亮点,开创性地在制度、体制、工作等方面创新,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指导服务,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31家,注册资金8.37亿余元,带动农户11万余户。全县的专业合作社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探索和总结出了一些具有祥云特色亮点和知名品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烤烟、蚕桑、核桃、云南红梨、葡萄、冬桃、特色蔬菜瓜果、食用菌和中草药种植,以及猪、鸡、羊、牛和獭兔等养殖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等多个领域。
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祥云县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依托龙头企业,主动与辰宇经贸有限公司、龙云经贸有限公司、品位经贸有限公司、融兴经贸有限公司联营,在这些龙头企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强强联合的阵势,联通买难卖难“最后一公里”,构建了以食用菌、香葱、大蒜、白芸豆、核桃、脱水蔬菜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搭建了农产品加工销售平台,产品远销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日本、韩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促进全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拉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