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商讯 > 内容

信托保障基金促行业稳定 部分条款引分歧
发布时间:2014-9-23 13:20:20   作者:张海洋   点击:

  记者 徐天晓

  近日,《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至各信托公司,作为监管部门防范信托行业系统风险和处置单体信托机构风险的方法依据向机构征求意见,正式办法将于10月份实施。

  对于这份管理办法的“雏形”,业内有颇多讨论:管理办法许多条款具体的实行办法尚未确定且面临一定困难,许多条款仍需商榷。就算是经过讨论后通过,其条款或许也会有较大的修改。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认为,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保障基金的出现是有利及必要的,可以降低信托公司自身风险对投资者利益造成侵害的可能,促进行业稳定发展。但是短期实施的话可能会有阵痛,比如对融资类信托产品来讲,保障基金会从一定程度上放大其融资成本,这会降低信托对部分企业融资行为的吸引力,不同的信托公司之间的实力差距可能也会加大。

  竞争力受影响

  近日,《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至各信托公司并征求意见,正式办法将于10月份实施。这意味着监管层今年以来一直推动的信托保障基金亦即将落地。

  其中,类似于保险保障基金从保险公司保费中提取的方式等,此次办法中规定信托保障基金除了信托公司按照净资产的一定比例提取之外,还要求资金信托按照其规模的1%认购,财产信托按其收益待定比例认购,其中购买市场标准化产品的投资性资金信托,保障基金由信托公司认购,融资性资金信托,由融资者认购。

  有接受采访的信托公司人士看来,由融资者按照融资额的1%来认购保障基金,会变相推高了信托的融资成本,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信托展业的难度,因此业内存一定分歧

  “如果通过信托融资还要额外缴纳融资额的1%来购买保障基金,企业可能会选择其他渠道进行融资,如基金子公司等。而且,融资成本越高的企业其成本增加的便越多,改变渠道的冲动也会越大,影响到的也是信托公司利润相对丰厚的一部分。相对来讲,影响不大的应该是机构资金等,因为这一部分资金一般对资金回报要求也不会很高。”

  目前信托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券商和基金资管产品,按照证监会的数据,截至2014年7月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子公司资管规模合计已达10.2万亿元。其中,券商类资管规模达7万亿元,;而基金专户与子公司专户规模则分别为0.92亿元和2.29亿元。但是信托产品规模在今年6月份出现了首次下降。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一举措对信托公司资源的获取能力要求会提高,也会相对的拉大不同信托公司之间的差距。

  促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障

  对于信托公司来讲,成立保障基金虽然会带来一定的“成本”,不过其对行业发展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今年以来,随着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的上升,以及存续项目到期规模的加大,信托业单体项目风险暴露的案例逐渐增多,但是信托公司仍普遍运用刚性兑付的方式化解兑付问题,事实上并未有效化解风险。

  成立信托保障基金,则可以使信托业的风险处置机制更加市场化。按照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信托基金使用应当遵循化险救急、有偿使用原则,主要用于信托公司的机构重组和短期流动性救助。

  如对出现风险的项目,信托基金可以用于经营正常、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信托公司因单只优质资金信托计划到期,融资方不能按期清算支付资金,信托公司拟短期接盘而缺乏流动性支付的;或单只出险资金信托计划因存在卖者尽责瑕疵,需要信托公司赔付而流动性赔偿能力不足的情况。

  分析人士称,这为信托业下一步风险的化解提供更多选择,也会为风险处置提供市场化的经验。同时为信托产品投资人的合法利益提供更多保障,促进行业稳定发展。

上一篇:上周集合信托融资规模创半年来新低
下一篇:美联储或难回归“鸽派” 美元创新高商品市场承压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