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5日讯(王跃翔 记者 戴璐岭)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武侯区获悉,经过近300天的艰苦奋战,武侯区中环南110千伏变电站通过最后竣工验收,于9月26日启动投产成功,标志着成都主城区变电站建设取得实质进展,顺利“破冰”,也是武侯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抓好整改落实,有效解决人南科技商务区和火车南站片区用电紧张的问题之一。
当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位于武侯区火车南站辖区的中环南110千伏变电站现场,身临其境,周围没有密集的铁塔和架空线路,给人的感受就是一栋普通的三层民用建筑。主变室全部采用消音墙,这是一个典型的室内GIS智能化变电站,从外观看根本看不到传统变电站的所有特征。这样一个精品变电站工程,是如何克服变电站落地难等难题?如何破解老百姓的用电困局?
频繁跳闸 度夏用电之痛
中秋节一过,迎峰度夏战役胜利结束。而对于成都电网来说,也经历了巨大考验:用电负荷不断飙升,最大负荷达到878.5万千瓦、最大日供电量1.63亿千瓦时,均创造了历史记录,多次突破成都电网最高承载能力。电网一旦出现故障,部分地区将被迫实施局部拉闸限电。
对于位于人民南路武侯片区居民来说,这个夏天依然不轻松。今年夏天,部分供电紧张小区随时都会出现跳闸停电,让大家心有余悸。“酷暑难耐不说,做饭烧水都成了问题,像我们这些住在高层的老人,上下楼都成大难题。”提起停电,居民杨婆婆皱起了眉头。
据统计,武侯火南片区新增用电报装容量需求已达8.5万千伏安,主要涉及区域内重点商业住宅、城市配套、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等用电需求。该变电站建成后将在缓解片区供电紧张、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根据变电容量紧张程度的不同,将市区划分为“红橙黄”三种供电区域。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记者在成都供电公司调度中心显示大屏上看到,主城区三环内60%区域被都显现炫目的红色。红色区域内,90%以上的主变压器都是满“载”运行,局部地区随时可能出现跳闸断电情况。“红色区域内变电站最大负荷已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距离跳闸停电仅一步之遥,供电形势十分严峻”。成都供电公司有关人士表示,目前红色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区三环内,武侯区也是重负荷区域之一。
站难落地 电网建设之困
“成都不缺电,缺的是变电站。”提及原因,成都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贺军有些无奈,他说,主城区局部区域电网出现“卡脖子”,主要是因为变电站建设受到人为阻挠,导致有电送不进来。“老百姓谁都想用电,但谁都不让在自己门前建变电站, 担心变电站会产生电磁辐射。”贺军说,看似变电站之困,实则是市民心理之困,市民有心结。
为了让市民了解变电站对身体究竟有无伤害,国网高新供电公司、武侯区经科局和火车南站街道通过邀请专家、媒体,通过现场试验、科普宣传、新闻发布等方式消除市民“电磁辐射”的疑虑,为推动变电站“落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武侯区中环南110千伏变电站的顺利建成,打破了中心城区7年未建成一座变电站的历史,为全市中心城区探索出一条修建变电站的新路子、新方法和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