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5日讯(记者 董焦)25日,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在成都高新区举行。据介绍,本届论坛共收到全国28个省(区、市)作者撰写的论文560篇。经评选,选入《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选集》的论文417篇,其中获得特等奖的论文10篇、优秀奖论文30篇。
其中,成都高新区起草的“抢占标准制高点,引领产业升级路、实现品牌世界梦”调研文稿荣获本届中国标准化论坛优秀论文特等奖。至此,成都高新区已涌现出中国标准化榜样人物(全国仅三名)、中国标准化十佳杰出创新人物,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优秀青年奖。
以创新标准化服务企业科技创新 高新区标准总量占成都市三分之一
“标准化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不仅需要企业主动、产学研联动,还要求政府促动、部门推动等各个要素联手并举。”成都高新区质监局局长张建忠向四川新闻记者介绍说,通过创新标准化工作,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已成为成都高新区产业升级的主动选择。
“作为一个已聚集6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家级高新区,标准创新已作为‘质量高新’的重要支撑”,张建忠表示。截至2013年底,成都高新区企业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11项国际标准,占四川省的92%,实现了四川省国际标准零突破;主导或参与制修订136项国家标准、171项行业标准、24项地方标准,标准总量占成都市的三分之一。
据悉,目前,成都高新区是目前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集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全国知名品牌、国家知识产权于一身的示范区,也是四川省第一批也是目前唯一的技术标准研发基地。张建忠说:“相信此次论坛的召开将吸引更多国内外专家关注成都的科技创新工作,并为成都科技企业的标准化应用提供最新发展动向和最前沿的国际视野,加快成都高新区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步伐。”
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第一承担单位 将获50万补贴
张建忠介绍说,2013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创了以“标准品牌质押”为核心要素的金融服务模式,成都亚连科技、广达电子等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和品牌等非实物抵押物打捆形式获得信用贷款1.3亿元。
据悉,成都高新区已于近期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该政策明确,对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第一承担单位,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5万元补贴;对其余参编单位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2万元补贴。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的产品的标准严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补贴;对获得标准化良好行为称号的企业给予10万元补贴。对新采用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企业,给予2万元补贴;对成功组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SC)、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WG)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补贴。对确定为国家、省、市标准化试点单位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补贴。对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审核、接入成都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补贴。对为成都高新区实施标准化战略做出特殊贡献的企业或团队,给予10万元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