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1日讯(记者 董焦)10月11日,2014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成都峰会活动将在成都举行。峰会将以“文化与生活:社会设计与公共创意”为主要学术议题,探讨文化社会的形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新契机,聚焦如何以创意提升社会生活内涵以及生活美学如何为创意产业注入活力,推动中国创意走向世界的新课题,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集思广益。
近日,四川新闻网记者提前对话了即将出席这次峰会的三位嘉宾,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台湾表演艺术协会理事长于国华,请他们就创意城市的相关问题做了简单的对话,三位嘉宾从自身的角度都对如何打造创意城市,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对话花建 :成都正走向“创意城市”和“世界网络”
四川新闻网:您认为一个具有创新活力的城市,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花建:人类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文化成果的根本价值在于创新,这种能力只有在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各种主体充分释放创造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必须在一个尊重历史文脉、保护多元文化、鼓励创意创新、兼顾科学精神、市场活力和人文素养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这正是包括成都在内的中国城市,制订和实施城市宏观战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内容和重要举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着力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间对话》指出:文化多样化是全球的趋势,创造力是文化多样性之本:“各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在促进文化多样性上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这样的投资又会换来哪些回报?答案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以文化创新活力作为核心要素,它包含了创意、创新、创造,是广大市民理想、智慧、知识的结晶。这种能力突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数字内容、城市建设、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在文化创意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导向下,在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国际联系广泛、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下才能实现,必须在科学精神、市场活力和人文内涵共存的文化生态中才能形成。
四川新闻网:您认为我们建设创意城市的意义在哪里?
花建:跨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产业和城市向智慧型、节能型、生态型实施“双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潮流。大浪淘沙,智者为王,创意城市的根本意义在于:深入认识和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行业形成“越界、渗透、集成、提升”开发的多样路径,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模式,汇聚更多更好的全球生产要素,使得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