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十一”国庆黄金周最后一天,也是《四川省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的第七日。该《办法》规定:自10月1日起,深夜凌晨两点之后,KTV、网吧、酒吧、茶楼等营业性场所内滞留的顾客都将申报登记个人身份信息。
国庆期间,在达州市,各酒吧、茶楼等营业性场所相比平日顾客人数有所增加;尽管该《办法》已经开始实施,但是部分茶楼的老板和顾客对于进行登记的规定,纷纷表示有些不习惯。
酒吧老板:需要多次向顾客解释
达州城区一名经营酒吧的老板说,自今年国庆节开始,他的酒吧内的顾客便络绎不绝,每个晚上都有许多新老顾客光临,然而当《办法》正式实施后,给酒吧带来一些“尴尬”。当酒吧老板负责人向店内的男性顾客告知其登记《办法》的实施规定后,并询问他们的个人信息时,多数乘客表示对新规定的细则不清楚,并拒绝拿出个人身份证。
面对此种情况,老板会耐心向每名顾客解释,取得顾客谅解与同意后,他再用手机通过短信申报。“也有顾客不愿提供其个人信息的,那只能一遍遍解释来打消顾客的疑虑。”该名老板说。
顾客:登记有些不适应和担心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一茶楼内“搓麻将”的牌友,他们称自己都知晓该项规定;但是面对陌生人,而不是具体执法人员向其索要个人信息时,“有些不适应和担心。”
一部分茶楼负责人告诉记者,因该项规定实施后,部分顾客会掐准时间点聊天。“凌晨两点前纷纷离开茶楼,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直接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给我们进行申报。”
面对此种情况,民警解释称,该项新规定出台并实施后,少许市民并不理解或是采取消极抵制的方式对待,需要给商家和市民一个适应期。接下来,警方将加大宣传和推行力度,呼吁广大市民理解与配合《办法》实行,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安宁的城市环境。(刘璨记者 赵权军)
原标题:深夜茶馆搓麻需登记 顾客多称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