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1日讯(记者 侯丽莎)吸毒人员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新型毒品分为哪些?举报毒品犯罪将有何奖励?……近日,成都市双流县公安局禁毒大队为全县170余家大型娱乐场所的相关工作人员上了一堂禁毒培训课。
据了解,双流县警方每两个月将组织一次娱乐场所的禁毒培训,让他们投身到全民禁毒行动中,保证给市民一个“无毒”的娱乐场所。
培训现场:禁毒知识 深入人心
本次培训活动由禁毒大队民警主讲,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情景模拟、游戏互动等参与式培训理念和方法,在组织培训人员观看禁毒宣传片、讲解《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外,还通过让受训人员识别毒品这样的参与式活动,使每一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同时,授课人员教授了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的问题,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塑造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培训中向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公布公安机关的举报奖励制度,将《禁毒法》宣传册送到每一家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手中。
民警介绍,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合成毒品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巩固娱乐场所无毒的成果是确保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定期举行的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禁毒教育培训,是让娱乐场所工作人员正确认识新型毒品及其危害,了解“禁毒法”,自觉远离毒品,并积极加入禁毒志愿者队伍,打击吸、贩毒行为,积极投身到全民禁毒行动中。
“现在我们营业期间非常谨慎,随时注意包间里有无可疑人员,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某娱乐场所的负责人余先生说,对于毒品犯罪,公安机关一直处于高压打击态势,经常到包间突击检查,如果发现有涉毒行为的,娱乐场所将被罚款或取缔,“现在场所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也大,由警方出面做专业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场所管理:容留吸毒 追究刑事责任
“主动举报吸毒贩毒违法行为的,我们将根据举报奖励制度进行奖励,如果公安机关前往查获的,将对娱乐场所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直接给予取缔;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禁毒大队大队长赖庶介绍,定期给娱乐场所进行禁毒培训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了,期间,收到了良好成效,仅有几次场所工作人员发现有吸毒行为的,迅速向公安机关进行了举报,截止目前,警方突进检查时,未发现娱乐场所涉毒的违法行为。
赖庶表示,现在娱乐场所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对涉毒违法行为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娱乐场所的大厅、包间等显著位置,均要求悬挂禁毒警示标志和举报电话。
据了解,娱乐场所或从业人员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毒品违法贩子行为提供条件,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将进行相关处罚或取缔场所。
同时,双流公安也提醒市民,如果发现涉毒违法行为的,可拨打85808506进行有奖举报,警方将根据《双流县“黄赌毒”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办法》进行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