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李星佺)9月24日,记者从昆明市规划局获悉,今后的规划审批流程将大幅简化,“8个环节减少为3个。”昆明市规划局局长尹旭东表示,审批环节的减少是简政放权的必然要求,“将提高规划审批的效率。”
[背景:简政放权、提高效率的必然要求]
9月22日,昆明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市城乡规划领导小组的方案》和《关于调整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的方案》。尹旭东告诉记者,根据方案进行工作方式的调整将实现全市规划审批流程的再造。
“城乡规划不仅有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事关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所以规划局更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现在的发展形势、建设新昆明的需求做出相应调整。”尹旭东多次强调,自2003年建设新昆明以来,十年中,市规划局在发展的同时也不断进行反思。而谈到群众路线,尹旭东则直言不讳,“在今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也有群众批评我们审批环节多,效率不高。”
而正是基于自我反省与群众反映,昆明市规划局决心调整审批流程,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简政放权以及提高审批效率的要求。“并且不是说只是这一次调整就结束了,而是要根据时代变化、发展要求不断调整。”尹旭东表示。
[内容:审批环节由8个减为3个]
在《关于调整市城乡规划领导小组的方案》和《关于调整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的方案》两份文件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具体规划审批环节减少了一半以上,由原来的8个减为现在的3个。
据介绍,以往流程共有8个环节,分别是:市规划分局(或跨区项目市规划局处室)受理——分局长办公会——规划局长办公会——分管副市长规委预审会——市长规委预审会——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市规划主任办公会——市规划分局办理。
而这样繁杂的审批流程给部分企业带来了困扰。“审批拿下来用了300多天。”某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就曾抱怨。
不过,尹旭东表示,今后的审批就不会那么复杂了,“常规性项目3个环节,重点、难点项目5个环节。”
对于经常性、一般性、常规性项目,今后的审批工作只包含3个环节:市规划分局(或跨区项目市规划局处室)受理——分局长办公会——规划局长办公会。
而对于需要市规委审议的重点、难点项目则多了两个后续环节,分别是:市规委会——市规划分局办理。
尹旭东告诉记者,规划审批流程的简化是明确了各层级职责的必然结果,“领导小组定政策,管方向,原则上不介入具体项目审批;市规委是行政决策机构,对具体建设项目抓重点、破难点;市规划局履行行政主管部门职能职责。”
与此同时尹旭东还表示,如果企业完全依法依规办理的话,“审批不会超过两个月。”
[意义:“把规划关进铁笼子里”]
尹旭东曾如此介绍拓东路上的规划展览馆:“大家都说规划的权力很大,规划展览馆用钢筋结构也是代表要把规划关进铁笼里。而且我们的外墙用的是玻璃,市民把展览馆叫‘玻璃房子’,这也意味着规划要在阳光下进行。”
尹旭东说,今后的工作还要打破“精英规划”的惯例,不让市民再对规划局产生“袋里藏猫”的误解。“我们要让更多的专家参与进来,比如说审批生态方面的,就请生态专家。也要让群众参与。对于利益相关方,也要请他们列席。以前是我们自己规划人员在屋子里面规划,被称为‘精英规划’,但以后不会了。”
除阳光规划外,尹旭东还表示通过审批环节的减少,简政放权的落实,决策效率也将得到真正提高。“对群众反映的项目落地难、规划审批慢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立行立改。抓大放小、简政放权也将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针对两个方案,尹旭东还对规划部门今后的打算做了介绍。主要包括划定城市生态底线、研究城市增长边界、控制引导综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把卫星城纳入昆明都市区、发展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保护滇池、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建设低碳城市等方面。
尹旭东表示,只要市委具体文件下发后,规划局就会立即启用新的审批流程并开展下一阶段的新昆明建设工作。“估计国庆之前。”